• 11阅读
  • 0回复

港刊译文:《生物体内有时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2-25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编印的《百花》周刊第三十三期刊登一篇译文,题目是《生物体内有时钟》,摘要如下:
    生物时钟学家发现每一种生物,由微小的单细胞草履虫以至于人,是由一复杂的天生的生理节奏所控制。换句话说,是有一象时钟般的调节,使每一生物保持其特别的节奏。
    生理节奏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在一天中某一时间饮咖啡,可能引致癌病,而在其他时间饮,则可以是完全安全的。在一天中某一时间拔牙,会比在其他时间拔牙出血更多和受损更大。定出人类生理节奏周期这些一天中的高峰与低谷,可导致更好的预防医药。
    生理节奏早在一七二九年已为法国一位天文学家所认识。他注意到他家中的植物,每晚垂下叶子,而白天再次昂起叶子。出于好奇心,他把一株植物放进一间密闭室,并保持它在完全黑暗中。仍然,这株植物有着象钟一样的规律性,按照往常的时间昂起叶子和垂下叶子,虽则在白天时它已不再“见”到光。一切高等动植物都具有生理节奏
    虽然许多人研究生物的这些奇怪节奏多年,但直至一九四○年左右,生物学家们才认识到,这种研究是在寻找一种新的重要的生物规律。其中一位研究者是生物学家伊列特,他对单细胞动物的研究工作已显示出,原生动物和其他“有明确核”的单细胞微生物,有着象所有较高等动植物一样的生理节奏。
    伊列特相信,遍及于整个动植物界的生理节奏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和其他的生物时钟学家们一起,他相信生理节奏是地球上的生命为了生存而产生的进化适应。
    某些动物,在晚间是最脆弱易受伤害的。也许进化曾经教导它们,在白天时活动,在晚上安全地休息。许多植物在白天昂起叶子,以便最大限度地饱浴阳光。在晚上,它们垂下和折起叶子“睡觉”,防止重要的水份散失。
    当这些活动显示似乎是单独由光惹起时,实验的证据则表明,即使不让动植物看见白天的光数天、数周或数月,它们仍将继续这些有着象时钟规律一样的活动。这些生物保留这种周期(每天常有一分钟的误差因子)的能力,清楚地表示,内部有着某些测量时间的仪器或钟。
    不独动物的生理活动有周期性的节奏,就是它们对疼痛的感觉、视觉、嗅觉、味觉、思想和记忆的灵敏性,对疾病、噪音、精神创伤、死亡等的敏感性,亦有周期性的节奏。
    生物时钟学家们亦已发现,生物在不易觉察的活动方面,亦显示有每日的周期性。例如,某些酶及分泌液的生产,细胞分裂增殖的时间,某些生物化学过程发生的时间等。这些都是身体内的重要节奏。某些酶或激素周期之缺失,可以扰乱一动物的性周期,可以使一动物沮丧、疲倦或减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在下午六时给某种动物吃一种药,可能妨碍它身体在下午七时产生的某种激素,从而使它在下午八时变得颓丧。不同时间不同生物对药物有不同反应在每一种生物之内,这些生理节奏的波峰与波谷的时间,一般是相同的。研究者发现,如果在中午给仓鼠吃一种叫做“DMPA”的药,它们就更易发生肿瘤。老鼠则对上述的药在下午四时更为敏感。其他科学家的类似研究发觉,在下午三时使用除虫菊杀害家蝇特别有效;而用以杀害蟑螂,则于下午五时半最有效。用于棉花植物的除草剂,在上午六时施用更能妨碍它的生长。三氯甲烷在下午十一时杀害蟋蟀最成功。
    不独在较低等动物中,药物有最大效能的时间,就是在人类中亦然。心脏病人在上午四时对洋地黄(一种强心剂)的敏感度约大于平时四十倍。糖尿病人亦是在上午四时对胰岛素最敏感。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上午四时出生和去世的人也较多。
    既然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不同类的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那么,如果医生知道了这种不同,用药的剂量就要考虑时间的因素,病者就可以较有安全保障。更重要的是,这方面的知识指出,新的药物在上市之前,须要作过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每一个小时的服药试验,才可知道新药的真正安全剂量是多少。生物时钟学的用途与利益在控制病虫害方面,生物时钟的知识,有助于大大节省药物、时间和金钱,因为如果在病虫害对药物最敏感的时刻用药,就能以最少的药物收到最大除病灭害效果。农民们如果知道农作物的最适宜生长周期,就可以增加某些作物种植的次数,使作物有更大的抗病力和得到较大的收成。
    生物时钟学仍然是在萌芽阶段,但已显示出上述种种重大的用途和利益。
    可以断言,将来这方面的知识更加丰富时,其效用是无可限量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