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英报文章:《俄国在非洲卷土重来的机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2-01

    说苏对非洲的兴趣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莫斯科一旦下了筹码,就会迅速而有效地采取行动,安哥拉在许多方面可能是一个转折点
    【本刊讯】英国《泰晤士报》一月二十八日刊登哈奇森的一篇文章,题为《俄国在非洲卷土重来的机会》,摘要如下:
    苏联凭着它对安哥拉人运的大量支持,突然又出现在非洲舞台上,九个月来,这一种支持据估计为一亿英镑。
    正是从这个舞台上,大约在十年前,它令人高兴地退出了,打个比喻的话,它是在非洲观众扔烂西红柿和一片责骂声中退出的。现在,受苏联庇护的人在莫桑比克和几内亚—比绍掌了权,人运在安哥拉几乎就要取胜了,索马里有一个非常友好的政权,同其他一些非洲国家的关系改善了,并且在尼日利亚内战中充分支持联邦一方,在这种情况下,苏联这颗明星似乎又升起来了。
    俄国人必定觉得,现在非洲的形势对他们有利。
    过去,他们曾被揭发在非洲从事残酷的剥削性质的实物交易,特别是对加纳的可可和埃及的棉花。
    后来,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入侵证实了许多非洲人的考虑:苏联只是一个披着社会主义外衣的帝国主义大国而已。
    苏联政策制定者明智地决定,对付这一连串抨击的最好办法是采取低姿态。直至最近,非洲在苏联对外政策考虑上一直被列入次要地位,埃及显然是个例外。但是,苏联的确在继续长期支持葡萄牙属地的三个主要解放运动。
    为了了解苏联重新关心这个大陆这一点,值得探讨一下它不指望从非洲得到什么。与插手安哥拉的其它各国不同,苏联对安哥拉——或者非洲感兴趣的主要不是它们的巨大的矿藏潜力。
    鉴于苏联是世界上石油、黄金、铬和铜的最大生产国,对于非洲的地下资源和海底资源,它可以道貌岸然地显得漠不关心(对比一下,例如英国就需要纳米比亚的铀,美国就需要罗得西亚的铬)。
    不过,非洲向苏联供应它在别的地方难于得到的“软”原料,特别是棉花和西沙尔麻以及像可可、菠萝、香蕉、橙子、香料、咖啡这样一些热带食品,甚至还有罐头肉。
    它对于非洲的渔业资源远不是漠不关心的。
    今后贸易的可能性是在克里姆林宫对非洲政策的考虑之列的。但是,向人运投资一亿英镑,须得苏安两国许多年的贸易才能抵消,因此俄国对安哥拉以及总的来说对非洲的兴趣,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不是商业上的。
    简言之,这种考虑就是苏联海军的扩张以及这样一种想法:在下一个十年,南部非洲黑人与白人的对抗会演变成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可能把外界势力卷进去。如果莫斯科要在预期会发生的战争中起重大作用,同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
    作为对外政策的一个工具,苏联对非洲的援助计划一直是不成功的。
    苏联在训练一些国家的军队方面提供了援助,包括训练刚果(布)、索马里和乌干达的军队。宣称苏联的援助都是不受欢迎和无用,是粗暴的,但是不能说他们对非洲的援助计划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在俄国人看来,特别令人愤怒的必定是,他们的错误使中国人得到好处。苏联援助的弊病,包括条件比较苛刻(通常要百分之二点五的利息),专家的生活方式(非洲人指责苏联专家过美国式生活),援助的目的(制造附属国)。
    所有这一切使非洲人明白过来,他们热心地谋求中国的援助。中国以赤脚医生医疗队在整个非洲大陆赢得了赞扬声;中国甚至在管理它自己的“博取名声的”工程——代价为一亿七千万英镑的坦赞铁路,这条铁路定今年晚些时候完全投入使用。中国的自力更生的宗旨成了发展问题上的公认的理论。结果是,中国成了第三世界问题的发言人。即便如此,中国未能说服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在中苏争端中站在它一边:没有出现非洲的阿尔巴尼亚。
    如果说,七十年代在非洲是中国年代,那么苏联可能轮到它自己的年代了。一旦下了筹码,莫斯科就会迅速而有效地采取行动,运来人员和物资。在南部非洲发生一场重大对抗,情况会表明苏联占上风。
    同样,随着非洲的经济变得比较复杂,苏联的工业化经验将是有价值的。安哥拉在许多方面可能是一个转折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