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港报社论:《苏联经略西非打击「北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1-27

    【本刊讯】香港《星岛日报》一月二十一日发表题为《苏联经略西非打击“北约”》的社论,摘要如下:
    安哥拉内战发生以来,最惹人注意的不是安国之内各敌对派系互相厮杀的战绩,而是苏联乘机在该地攫取扩大影响力的野心。随着反西方派系军事节节胜利的发展,使莫斯科多年来经略非洲的迷梦又再踏入实行的一步。
    依照上述军事专家们评估苏联在西非扩大势力的价值来看,莫斯科能在今天造成这样的威胁,并不是一朝一夕可能达致。而是有悠久的扩张阴谋与按序推进的方案,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苏联经过长期控制东欧及巩固其已得利益后,即进而经略中东,企图由地中海而进入印度洋。中东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却又忙于展开另一扩张目标,掠夺非洲就是全盘计划的焦点。
    我们试从过去两年来苏联经营非洲的规模检讨一下,至少已供应十亿美元的军事装备给予大约十个非洲国家,派遣数以千计的军事顾问,前往建立影响力或军事基地的地区。而莫斯科最大的目标是在整个非洲大陆东西两岸建立互相呼应的庞大军事基地。这是东起索马里,以迄西岸的几内亚。此犹未足,更向尼日利亚及安哥拉进行同样的扩张。
    苏联在索马里扩充海空军基地完成后,即已占了对西方军力的优势。美国海军虽然屡有表示忧虑这种来自苏联的威胁,但却坐视苏海军源源自黑海驶入东非的飞弹巡洋舰使用的干坞。在一九七三年起,苏海军部队定期驻在西非的几内亚军事据点,让苏联长程的海军巡逻轰炸机可以深入大西洋。象这种严重的军力部署,美国及其西方伙伴们尚认为是“仅属远虑而非近忧”,那真是自欺欺人之说。
    安哥拉之变,可能会改正美国的观点,基辛格和国防、外交高级官员都认为事态严重,特别是美国海军统帅指出苏联对索马里和安哥村的野心值得注意。
    此外,苏联在西方油轮通往波斯湾必经之路的重要地带,建立海空军事基地,不只窒息西欧战略物资的供应,更可发挥非洲的军事优势,破坏北约南线的防卫。非洲在战略上的价值,向来被视为进攻欧洲的最有利地位。二次大战时盟军在北非一战,奠下了获胜的基础。
    苏联在非洲经略的目标,从长远方面争取战略优势,自不会采取守势。就其在印度洋上的部署而言,包括长程轰炸机基地,与部队登陆舰艇,拥有海军步兵编制,这就证明是采取攻势的部署。
    准此以观,苏联最近在西非渗透势力,显然以攫取安哥拉为最大目标。因为只要控制了这个西非最大深水港口及葡人建好的空军基地,则莫斯科将可利用索马里形成横贯非洲大陆的防线,对西方世界主要航线产生巨大压力。平时固足掠夺资源,战争时亦可成攻守的战略据点。西方国家未能及时应付,将成巨大后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