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美《新闻周刊》年终专稿:《编者的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12-27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一九七六年一月五日一期(提前出版)刊登一篇《编者的话》,全文如下:
    就在一年之前,《新闻周刊》国际版的编辑们在这一篇幅中说:“在一九七五年,变化的积极方面,即新的希望必须表现出来,如果它会表现出来的话。”不幸的是,事实证明一九七五年主要是引起了希望而结果这些希望却成为泡影的一年。
    一九七五年自然确实有些好消息。害怕世界货币制度在新的油价结构的压力下可能崩溃的心理证明是不必要的。共产党人突然在印度支那取得压倒的胜利,这结束了——虽然是悲剧性地——二十世纪时间最长的战争。从潜在意义上说,所有事态发展中最有历史意义的是,以美国为首的工业化世界国家公开承认贫穷国家关于改变世界经济秩序的一些要求是公正的。人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真正认识到饥饿、贫穷和资源管理等问题的全球性质。
    然而一九七五年许多起初看来似乎是好消息的事情最终证明是不理想的。等待已久的世界经济回升姗姗来迟,影响也是有限的。大多数发达世界国家失业人数仍然是大萧条以来最高的。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燃料价格高,同时原料价格低,希望经济在不久的将来有所增长的念头已成了泡影。
    一九七五年在政治上也是如此,最初印象往往是骗人的。在开始谈妥西奈脱离接触协定时,人们欢呼这个协定证明基辛格在中东“逐步”走向和平的办法是正确的,但是到年底,这个多事的地区看来还是和过去一样远远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在亚洲,关键性的中美关系仍处于停顿状态,中国人越来越直言不讳地表示他们对华盛顿的诚意有怀疑。在欧洲,虽然英国重申对欧洲经济共同体承担的义务,但是这在某种程度上被英国本身最后解体这种日益现实的可能性所抵销。
    但是,一九七五年最使人担忧的还是在西方、发展中国家和共产主义世界的三角关系中发生的事件。在联合国,发展中国家与共产党国家合作,强行通过使大多数西方国家非常反感的一系列决议,然后又怒气冲冲地抗议莫伊尼汉大使表示美国的愤怒时所用的措词。最后结果是进一步损害联合国已经败坏的道义权威。
    苏联对乐观主义者认为是正在出现的新世界秩序的一个基石,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击。虽然许多人指责赫尔辛基协议是俄国帝国主义在欧洲的胜利,但是西方签字国比较普遍地认为它是有希望的,虽然是含糊不清的缓和概念的重大体现。但是在最高级会议以后的几周内,苏联政府继续无视人权,从而表明它无意履行它在赫尔辛基作出的明确诺言。以后苏联人在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采取拖延态度,并在安哥拉进行新殖民主义的冒险活动,使人们对缓和的基本含义产生了进一步的疑问。
    一九七六年,最大的西方国家将由于国内政治而自顾不暇。这个事实很可能使共产党国家和所谓不结盟国家情不自禁地要比一九七五年更加不顾一切地给世界秩序结构造成紧张。它们不能抑制的这种诱惑会达到什么程度,这很可能成为来年的中心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