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香港《新晚报》译文:《天然的神奇糖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12-26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十一月十三日以《天然的神奇糖精》为题刊登一篇译文,转载如下:
    最近,一位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天然的神奇糖精,其甜度比普通食糖甜三千倍之多!它是这么甜,以至你只吃微小一点点,你就觉得满口甜味达两小时之久!
    怎样知道它比食糖甜三千倍呢?方法是将等量的糖精和食糖分别放在容器中,食糖用一定量的水溶解,而糖精则用多许多倍的水溶解,直至它的甜度和食糖溶液相同为止。如此时所用的水多三千倍,它就比食糖甜三千倍。
    这神奇的天然糖精叫什么名字,你且莫问,因为还有争论。如果你愿意,或者你可以称之为“得自DioscoreoPhyI1umcumminsii浆果的产物”。这是一种小小的红色的西非产的浆果,丛聚结在一起有如葡萄,在内面核部的周围是白色的果肉。、发现这神奇糖精的是殷格烈特博士。
    那是一九六五年的事。自此殷格烈特及其他研究者花费了六年多时间,才从这种浆果中提取出这甜的物质,并将之制成白色的粉末。
    这浆果及由此而得的糖精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本身并不甜,但能引致某些同时吃的食物变甜味。它只对某些食物和饮料起作用而使之变甜。有时,某些人们喜欢它是甜味的食物却不能使之变甜,例如咖啡便是;某些人们不喜欢它是甜味的,却又能使之变甜,例如啤酒便是。如果你放点这些糖精在口中,在一两小时内所吃的东西,差不多都会觉得是甜的。
    这天然的糖精的白色粉末,是一种蛋白质,是大的分子,现时仍无法在实验室中用人工合成。
    另一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慕尼尔化学感觉中心的研究者,也于一九七二年发表了他们由这种浆果提取得白色糖精粉末,并称之为“慕尼尔素”。
    既然现在仍无法用人工方法合成这种天然的神奇糖精,那么,要商业上生产这种糖精出售,就必须大量栽植含有这种糖精的浆果。这么一来,这糖精的成本就很高,所以,估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有这种糖精上市。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