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何炳棣讲演:《中国的资源与经济前景》(待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10-28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月二十日刊载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何炳棣十九日在香港专上学生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周”期间所作的一篇讲演,题为《中国的资源与经济前景》,摘转如下:
    我不需要任何参考资料,就可以讨论主席所说的这个问题(《大公报》编者按:即讲题《中国的资源与经济前景》)。不过我带了两件东西,可间接“作证”。第一件是今年夏天才出版的,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联合经济委员会所编撰的,有四、五十万字将近八百页的一部报告,它的题目叫做:《中国:经济的重估》。我之所以要带这部报告来,意思是,如果诸位觉得我的观察、我的结论有不负责任或过于乐观的话,请诸位参考这里面的结论。我要开门见山提出,最值得我们重视的就是这一点。美国从一九四九年以后,是研究新中国的一个最大本营,它人力财力之雄厚,中央情报局所雇用的“中国通”之多,都是使人惊异的。这部报告的作者有好几十人,三分之二是在大学内专门作研究或者教书的;另三分之一,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那里面多数都直接、间接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有关系。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中国的经济及各方面所作的估计,在至少到一九七一年为止,是有意对资源说得比较贫乏,对科学也比事实说得要落后得多,因此经济前景总是说得很不好。可是最奇怪的就是最近这本书,表面上看来,如要讲英文文法,它有的时候是“有条件的”,或者是“假设的”,它说假定是这样、如果是那样的话,它要很多有条件的说法,可是真正细读起来,我所得到的结论是它几乎等于说了这句话:中国经济的成功,如果没有特别意外的变故,那是没有法子否定的。换句话说,她是一定要成功的。我觉得这是最有意义的。那么,我说完这些以后,我对这本书就可以很少再提到它。(笑声)第二点,大概诸位不大容易看清楚,(展示地图)这张地图,是一位校董,是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的总裁,他叫人给我画一张中国的氢碳盆地的地图。所有的资料并不是什么美国间谍特别调查出来的,或者是卫星侦察出来的,它都是二十几年来,一点一滴根据中国关于地质、油、气、资源调查的报告,集合起来,精心绘制而成的。换一句话,中国大陆氢碳盆地,或者是沿海大陆架氢碳盆地,拿世界一般标准来说,面积都是非常广大。
    经过以上短短的序言以后,我就可以简单地说,我为什么对资源问题特别注意呢?诸位要看过今年二月号的《七十年代》就知道。(本刊按:即《参考消息》二月十二日所载何炳棣著《中国是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一文)
    我们知道,在一九七二年全世界公认的油藏总量是九百亿吨。可是联合国的数字也好,西方一般的数字也好,它所谓的“世界”,奇妙无比,并不包括几乎占有四分之一人类的中国。中国是多少,我们不说,不过你可以知道,在这九百亿吨中,中东大概占百分之六十。中国的黄海、东海大陆架,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所发表的,在黄海南部用“勘探一号”深海探油的船,我们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很复杂的设备,第一次探得了石油。换一句话,黄海与东海大陆架的油藏,将来要是大部分都探出来的话,恐怕中国更要被人承认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我们的煤,在一九一三年世界地质学会开会的时候,大家公认中国的煤藏量是一万亿吨,世界第三位。可是在三十年代,我在大学时,一看地质调查所所说的,中国的煤藏就变成了两百五十“十亿”吨,就变成四分之一。那时我很奇怪,全世界的惯例是煤层只要厚过一公尺就包括在内了,但当时中国地质调查所的标准是四公尺。中国的煤藏究竟占世界第几,这没有关系。我们反正是煤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言归正传,曼斯菲尔德的报告说,中国的煤藏量最丰富,占全世界煤藏量三分之一。究竟是美国第一还是中国第一,这没关系。我们可能有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就是适于作高等焦炭的煤,在绝对数量上很多,不过在相对数量上,就每年所能开发所能用的话,可能不是太富裕。我们小时候,认为黄土高原、陕西、山西是大煤层,可是今天只要不怕深挖,恐怕四川比陕西、山西还要多,广东也有煤,并且不少。甚至各省都有煤,煤的问题是不存在的。中国的煤还有一个好处——现在是纠正以前错误的观念,就是南方各省缺煤,这话今天已经不存在了。有些煤质不太好,例如钶煤,是化肥化工很重要的原料,对地方工业的贡献很大,所以这方面也没问题。
    水利资源。我觉得国内地质、地理、水文、水利方面的研究,从四九年以后,是非常可观。我们水利的潜在能量,要到五万万四千万瓩,这个数字如果没有比较的话,便没意义,换一句话说,是美国全部水利的五倍多。当然你可以说,百分之四十在长江流域,长江上游很多,那些地方开发起来很困难,尤其是要输电。长江上游,如金沙江一带水利当然非常丰富,但不好办,从那里输电到人口多的地方将失去很多电能。这当然是不经济的,不过,可以开发的水利资源不晓得有多少,这是我们很乐观的。
    铁。三十年代地质调查所委托美国的一个地质学家叫汤根格连,他写的那个报告非常气人。他说中国铁矿石一共只有十亿吨,而中国铁矿石大部分所知道的还多是含铁量很低的贫铁矿。他说从这一个资源来看,就可以断定中国永久没有变成一个相当高度工业化国家的可能。这是三十年代早期的话。我一九三五年夏天在清华看到这书,我说,对不起,有时候粗话很传神,“狗屁!”这很简单,中国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十六分之一。世界资源的分布会那么不平均?好的资源都在美国?美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我们不相信。当时国家不上轨道,地质工作者数目那么少,那么大的中国有几个地区做过详细的地质调查?(待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