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粮食:是越来越缓和的一个迹象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9-27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九月二十一日刊登该报驻莫斯科记者奥斯诺斯的文章,题为《粮食:是越来越缓和的一个迹象吗?》,摘要如下:
    看来,美苏朝着就出售粮食达成一项长期协定前进的速度表明:克里姆林宫认为,不断得到粮食供应是关系多么重大。
    莫斯科必定已预先示意它愿意就签订粮食协定进行认真会谈,否则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鲁宾逊就不会在得到通知的一天内赶来这里,同苏联贸易部长帕托利切夫进行深夜会谈。这意味着,这个问题是由最高一级决定的。
    这件事所涉及的政治估量是意义重大的。苏联人接受美国的等于是最后通牒——除非签订长期协定,否则就不再卖粮食——的要求,就是承认,他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对于一个超级大国来说,这种承认是丢脸的事。
    但是,粮食太重要了,即便这样的挫折相对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在苏联经济中占支配地位的,除了粮食生产就没有任何其他因素了。一九七二年的严重歉收使粮食产量的增长减少到苏联人认为是不可接受的低数字,即百分之一点七。
    今年粮食又歉收,因此苏联人几乎肯定远远达不到他们快结束的五年计划规定的目标。
    苏联经济是严格按计划发展的,要制订合情合理的指标,历来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粮食产量无法预计。如果达成长期买粮协定,那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这一因素。这还使克里姆林宫能够估计同西方的贸易情况,因为它事先已知道数额巨大的美元款项已调拨给美国,这有助于计划制订者想方设法消除这个国家硬通货交易中经常出现的赤字。
    签订协定将消除美国国内在出售粮食问题上的争论,这一事实是又一个有利因素。从克里姆林宫的观点来看,国内外对买粮的事,谈得越少越好。虽然这里的报刊这些天来全是粮食歉收的令人忧郁的报道,但是买粮的事却从未报道过。
    由于某种原因把苏联石油列入这一拟议中的买卖可能部分减少克里姆林宫对于迫不得已向美国买粮感到的懊恼。美国已向苏联购买石油和石油产品,去年花一亿零三百万美元。
    研究美国事务的俄国专家说,美国国内对出售粮食的老政策的强烈反对带有浓厚的反苏味道。这种看法通常意味着,克里姆林宫认为这个争执的问题是对缓和的又一个打击。
    不过,即便如此,如果达成粮食协定,就会使苏美关系得到急需的促进。粮食谈判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改善整个气氛。
    苏美如此之多的合作努力——限制战略武器会谈、贸易、中东问题
    ——目前正遭到失败,因此任何积极行动肯定会受到欢迎。在这件事上,克里姆林宫感到不满的是,有必要由它主动采取行动而它却失去了主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