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港刊报道:《莫斯科在山上的立足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9-25

    【本刊讯】香港《远东经济评论》九月十九日一期刊登一篇题为《莫斯科在山上的立足点》的报道,摘要如下:
    莫斯科对加德满都的援助减少了,但是这里的苏联人人数在不断增加,尼泊尔当局为此感到担心。苏联在尼泊尔的技术人员和外交人员的人数十年来已增加了两倍多,估计达一百五十人,但是苏联对于这个王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不再参加,两国之间的贸易也下降了。
    一九五九年,在签订了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之后,苏联人开始在这里出现,因为,根据这项协定,苏联同意为一些工程提供专家和技术人员。
    在签订这个协定的时候,尼泊尔人认为这是一个平衡因素,因为加德满都已经同华盛顿建立了外交关系。克里姆林宫曾经两次阻挠尼泊尔进入联合国,说这个王国是西方的卫星国,因为它同英国的关系密切。
    当苏联驻尼泊尔大使久本科于一九六五年十月到达这里的时候,苏联在尼泊尔大约有五十名外交和技术人员,到一九七○年十二月他离任的时候,增加到了一百零四人,虽然在这期间莫斯科对这个王国的发展工作的参加程度已经减少了。据美国人士说,在那段时间里任职的苏联外交官中有一些人——例如新闻和文化专员——有克格勃(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特务的嫌疑。
    接替久本科大使的是基尔纳索夫斯基。他从一九七一年一月至一九七五年五月在尼泊尔任职,在这段时期,苏联在尼泊尔的人员增加到了一百三十四人。据最新估计,在尼泊尔以外交人员、技术人员和经济顾问的伪装身份出现的苏联人大约有一百五十人。
    在加德满都,苏联利用几个文化组织宣传莫斯科的主张,而且据说还用它们来进行情报活动。
    两国间的贸易在大幅度下降。贸易大部分是换货贸易,所以协定成了空文。由于这种情况,现在有价值几百万卢比的苏联机器和车辆由于缺少零件而在尼泊尔闲置着。
    尼泊尔有些领导人物已要求重新研究贸易协定。他们指出,苏联对尼泊尔的经济发展态度消极,但是在收集情报方面活动积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