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日《读卖新闻》评论:《苏联外交将再度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5-27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五月二十四日刊登该报驻莫斯科记者小岛的一篇评论,标题为《苏联外交将再度调整,因“越南”战争结束被打乱了的日程表》,摘要如下:
    苏联虽然认为,“越南战争结束以后”的国际形势基本上更有利于苏联,但却为美苏关系中产生了微妙的“不协调”而大伤脑筋。与此同时,苏联同中国的争执表面化,解放力量在印支的胜利,也大大打乱了苏联的外交日程表。这种情况明显地表现在下述事实上:即,依然尚无召开眉目的欧安首脑会议、延期到秋天的勃列日涅夫访美、难以进展的第二次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和因“霸权问题”而发生动摇的对日关系等。勃列日涅夫政权现在正被迫将重新调整印度支那战争结束以后的外交政策。
    美国在印度支那遭到决定性的打击之后,苏联仍把稳定与美国的协调路线置于最优先的地位,这一点并无变化。因此,苏联在印支问题上的反应,始终是极为有控制的,在“马亚克斯号”事件问题上也慎重地回避了直接谴责美国,估计也是担心影响美苏关系吧!
    尽管如此照顾,美国在越南的失败刺激了国内的对苏强硬派,再加上苏联在印度洋等海域加强海军、增强导弹等,使美国国内对苏不信任的呼声日益增大。福特总统和基辛格国务卿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也公开对苏联增强军事力量一事发出“警告”。
    依照苏联说来,美国外交的后退,更多的是由于对方的情况造成的,因此,苏联在各项问题上采取了相当强硬的态度。
    但是苏联已决定明年二月举行下届党代表大会,欧安首脑会议、勃列日涅夫访美、第二次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等重要课题都需要同美国合作。可以认为,克里姆林宫处于极难抉择的处境。
    使这种对美关系更加复杂的是中国的存在。由于美国在印支的势力接近全面后退,可以预料到,中苏在这个地区的角逐将激烈起来。在亚洲,中国在缔结日中条约谈判的“霸权问题”上向苏联提出挑战,在西欧,同欧洲共同体建立了正式关系,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法国等,公开开展了“反苏活动”。
    对于中国的这些动向,苏联开动了宣传机器大肆谴责中国,但是,中国今后肯定要在世界各地发动进一步牵制苏联的攻势,苏联也将不得不一方面更多地注意中国的动向,一方面采取行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