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香港《明报》刊登梁厚甫文章:《美总统访问大陆的时间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4-27

    【本刊讯】香港《明报》四月二十四日刊登梁厚甫的一篇题为《美总统访问大陆的时间问题》的文章,全文如下:
    四月二十一日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刊登一则消息:“政府内边的高级亚洲问题专家,正向福特总统提出意见,鉴于南越的形势,对于他的今年内访问北京的计划,应该再加考虑。他们提出警告,由于越南局势的后果,他的谈判力量将见削弱,因而访问共产中国将有害于美国的利益。”
    从该刊措词的轻重看来,政府内边的高级亚洲问题专家所建议的,只是把访问的时间来推迟,而不是把访问来取消,这是确定的。
    对于福特的访问大陆,美国内边,也有人持赞成和反对的意见。从反对的人看来,对福特之延期访问,会认为是好事,不过,不能否认,好事的后边,也孕育着并不太好的意义。那就是:福特此行,将有所谈判,这才发生了“谈判力量”的问题。从今天美国与台湾的关系来讲,已到了最低的限度,再谈一下,再让步一下,就可能会发生极不愉快的形势。专家们主张福特延期访问,反而透露了访问的本身,不是为着福特去过海参崴,和苏联作过高峰会谈,因而也去一次北京,来求均衡局势那样的简单,而是有所企图,准备讨价还价。
    最近越南局势的发展,当然影响到福特的访问。例如本月十七日中午基辛格在全国报纸主编协会的午餐席上,曾把越南局势逆转的责任,平均地放到苏联和中共的身上,认为如果苏联和中共不支持北越,则中南半岛的形势,断不致逆转到今天的地步。自尼克松时代开始,美国当路者谈越南问题,没有把中共牵到内边,把中共牵到内边,实际从基辛格这一句话恢复过来的。
    这说明基辛格有所转变。但基辛格的转变,为时并不太久。当美国筹议派谁人去台北吊丧时,基辛格是力主派农林部长巴茨前往的,后来由于戈德华特参议员的非难,才由副总统洛克菲勒率领代表团,这可以看到基辛格的转变,迄今还未到一周。由于基辛格之转变,转的太快,因而其转变可能是战术上的而不是战略上的。从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说,目前台峡的局势,可以稍纾,但不是说,已到了高枕无忧的局面。隐忧还是有的。当中南半岛尘埃落定的时候,我们就吊胆提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