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日《每日新闻》文章:《中国慎重地接近亚洲国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3-01

    【本刊讯】日本《每日新闻》二月二十一日刊登该报编委小木曾功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苏对立的漩涡,中国慎重地接近亚洲国家》,摘要如下:
    在万隆会议开过恰好二十年的今天,中国对东南亚和南亚,仿佛已慎审地开始了外交活动。考虑到苏联针对亚洲越来越积极地开展外交活动,中国进行这种活动是不消一说的。与此同时,为了给东南亚国家根深蒂固的同台湾的政治、经济关系打进一个楔子而进行这种活动,也是一清二楚的。对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五个成员国,借同中国有邦交关系的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这块地方,从二十一日起也开展了乒乓外交。但是,中国要在这一地区的外交竞赛中一再得分,从过去的经纬来看,似乎是相当艰难的事业。
    中国的《人民日报》(一月五日)全部列举了马来西亚等五国的名字,对东南亚国家联盟作了积极的评价。
    《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三家报刊共同撰写的元旦社论和在先前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等,也使人感到了中国的亚洲外交的“起动声”。
    但是,中国越想正式展开亚洲外交,就会越发使东南亚引起对空前激烈的文化革命外交的回忆,不得不面临除菲律宾外同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都有邦交关系的苏联的反击。这是不言自明的。
    苏联对亚洲的接近,是从一九六八年开始的。同年春天,柯西金总理访问了印度、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苏联太平洋舰队也访问了印度洋沿岸各国,加紧同东南亚各国建立外交关系。
    在经济方面也是如此,例如同马来西亚之间签订了经济和技术合作协定,由苏联购买这个国家出产的橡胶,继美国之后上升到第二位。象印度尼西亚所表现的那样,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正努力通过使实现越南和平之前对美对日一边倒的经济靠向苏联集团,以此来削弱华盛顿和东京的影响力。另外,在对苏联集团接近的背后,也隐藏着准备将来对华关系正常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中国的影响这样一种目的。
    另一方面,美国正在减少对亚洲的援助,以纠正过去那种过多插手的情况,这必然会使得过去在该地区的美中苏势力均衡发生变化。
    苏联在中国对亚洲的外交开始动起来之前,为了先发制人,已于七四年向这个地区派遣了副外长费留宾,并向马来西亚派遣了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
    对于没有邦交的菲律宾,也于七三年派遣了经济代表团,苏联船只一年有六百艘在新加坡停泊。据说,在新加坡开设了分行的莫斯科人民银行以低于国际利息的金融成本向东南亚的非产油国提供了美元贷款。
    苏联在亚洲的存在,除了菲律宾以外,都是由国家关系保证的。新德里同莫斯科也由印苏友好和平合作条约连接起来,苏联在印度的影响是大的,中国的亚洲外交在各地都不能不与“苏联的厚墙壁”对峙。
    还有,北京的亚洲外交也必然不能不同中国正在把与之增进友好作为外交基调的日美两国在亚洲的政治、经济利害,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因此,北京轻举妄动,就很可能同中国“改善与日美的关系,同西欧国家密切关系”这一外交基调发生背道而驰的矛盾。
    再加上掌握印度尼西亚实权的军部对中国的戒心还是很强烈的。对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来说,可以说也有这种情况。
    在这种环境下,中国外交积极地动起来,对中国来说当前较之有利方面更容易产生不利之处。所以,中国的外交活动势必慎重,不得不采取低姿态。它将致力于乒乓等体育外交和有助于在亚洲煽起对苏戒心的情报宣传活动。
    为此,首先将提高谴责苏联外交的音量。隔了二十年之后,中国的亚洲外交仿佛已经开始。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