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西德报纸刊载霍拉赫尔访华日记的第二部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5-02-25

    【本刊讯】西德《巴伐利亚信使报》二月十五日发表沃尔夫冈·霍拉赫尔的《访问中国日记》的第二部分,摘要如下:
    在同毛泽东会谈之后回来的路上,我们所共同渡过的历史性时刻激动着我们所有人。中国的共产主义是不能输出到欧洲的;(欧洲)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世界,由于其过度的个人主义,似乎常常对自己都厌烦了。但是,反过来欧洲的办法对中国来说也是不能进口的。信仰基督教的、成了有文化史的西洋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我们仍然一直站在它的旗号之下,如果我们不愿意把我们自己贬低为一群无灵魂的人的话。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共产主义,它第一次能够使四分五裂的、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央之国”统一起来。同样充斥着西方和东方的发展援助的印度始终还不能做到的事情,毛做到了:终止饥荒;解决穿衣问题;从下述事实得到好处:原来比一无所有还不如的但同时看看少数人有着不可估量的财富的人,今天感到比以前好些。这是毛成功的原则。施特劳斯和中国领导人会谈主题只有一个:我们所处的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午夜,我们被叫到周恩来那儿;他是中国讲求实际的、仅次于毛的最强有力人物。见面是随便的。是一个有特色的形象。聪明而锐利的目光对视着我们。又是这条红线:欧洲会变得怎样?如何来估价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中国走自己的道路。这是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这是一条建立在常规防御原则基础上的道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