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法《世界报》文章:《一九七四年总结:是的,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4-12-28

    【本刊讯】法《世界报》十二月二十四日刊登一篇题为《一九七四年总结:是的,危机》的文章,摘要如下:
    “一个处在危机世界里的繁荣小岛”。政府的这一目标没有顶得住狂风:法国在工业衰退、失业达最高纪录、通货膨胀比去年快一倍的情况下结束了这一年。
    一九七三年是在创纪录的经济发展的幸福感中开始的,却是在由于异乎寻常的通货膨胀和石油“现状”受到损害所造成的惊惶失措中告终。一九七四年相当快地摆脱了“乌金”的禁运,但却发现同样严重的、并且更持久的灾难在等待着它:“经济增长等于零”突然从大学的辩论变成了现实,随之出现了失业、破产、各种东西的匮乏——首先是比从前规模更大的饥荒;仅仅两年前谁都想不到的通货膨胀,比人们所习惯的通货膨胀速度快两、三倍;由于“原油”涨价、石油美元的插入、缺乏世界范围的货币调节制度而被弄乱了的国际收支的极度混乱,越来越感到的危机感,反映了这三方面的恶化状况。
    战后世界习以为常的、以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经济发展,今年突然停止了。仅有几个国家逃脱了这股旋风,主要是共产党国家和法国(直到秋季)。美国的生产下降了百分之二。“日本式”的经济增长只不过是一个回忆了:日本帝国生产活动减少了百分之三!
    受到石油涨价三倍的影响最大的汽车工业,付出了沉重代价:美国解雇了约五十万人,法国取消了一万五千人就业机会(其中三千人被解雇),英国雷兰德汽车公司和法国萨维昂雪铁龙汽车公司都分别向国家呼救。受信贷限制之害的建筑业,在德国失去了十万名领工资者,而在美国和我国,该行业的破产者大增。航空公司提存了结算清单或求救。纺织业、电子业部门一点不比其他企业好。这一下子,失业者以百万计:美国失业者有六百多万,德国不久将达一百万,我国有七十万人要求就业。经合组织认为,一年后总数可能增加四百万,甚至还不算被减少工时的几千万工人。
    “通货膨胀经济停滞状态”,也从教科书上变成了现实。因为战后以来最严重、最长的这一资本主义世界危机,因通货飞速膨胀而加剧了。
    标志着这一危机的物价上涨非常之快(平均百分之十四),但也很不平衡:日本百分之二十六,意大利百分之二十五,只有德国百分之七,法国为百分之十五。石油危机只是这种上涨的五分之一的原因。其余五分之四是由于其他原料涨价(然而并不是全部涨了)、工资提高(工人希望维护他们的购买力)、货币混乱、利润增大。
    各国政府对混乱的制度作出了不同的反应。有的政府采观望态度,华盛顿今天使美国人民对它的放任主义付出了代价。另一些政府则进行反击,一九七三年曾首先反击通货膨胀的波恩,也首先组织了经济振兴;从九月份起,连续进行了“逐级反击”:放松信贷,以预算振兴经济(国家投资,使地方预算有赤字),给予能提供就业机会的装备开支以捐税方面的援助。居于这两类政府之间的,有意大利、英国、日本。法国很迟
    ——而且过份软绵绵——才作工作,给予汽车业、建筑业以援助,无疑很快将给纺织业和电子业以援助。迄今为止所取得的结果是不大令人鼓舞的:通货膨胀几乎没有减弱,而失业状况却迅速恶化。很明显,资本主义世界尚未找到在浪头上航行的方法。
    正是世界支付的混乱使事情复杂化了。值此大金融家承认无法发明一种新的货币秩序之际,石油美元的狂澜(一千亿美元,其中六百五十亿来自阿拉伯世界)破坏了各国的收支平衡。
    收支一向有盈余的国家,现在都为了填补巨大“漏洞”而负债。饥饿的各国人民断绝了生活资料。情况良好的货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美元和瑞士法郎的比价一年之间相差百分之二十一),而情况不佳的货币则土崩瓦解了。即使那些吸饱了石油美元的银行,也感到不安:瑞士正在反对输入的通货膨胀;华盛顿竖起了壁垒,以抗拒人们去控制美国公司。
    在这陷入狂热的一年年终之际,每个人提出的问题是,资本主义经历这场危机之后将成为什么样子。会恢复活力呢还是会削弱?谁也不知道,因为从前的那些金科玉律已不行时,古典的预测也不行了。受到通货膨胀经济停滞状态考验的这一制度,是会分泌出抗生素呢,还是会消瘦下去呢?作一个不同的预测是比较保险的:在一个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的世界上,这个制度将更加不相信自己,将更加脆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