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澳大利亚《视野》文章:《对曼德尔的诘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4-12-26

    【本刊讯】澳大利亚《视野》最近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对曼德尔的诘难》,摘要如下:
    爱内斯特·曼德尔(比利时托派)在最近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在苏联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划了一道界线。这道界线却得不到事实的证明。相反,现实表明,苏联也是帝国主义,或者更精确地说是社会帝国主义。
    苏联通过对经互会的控制,操纵着东欧各卫星国的经济为俄国的利益服务。譬如,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近几年来被迫把六十家纺织厂改成电动机厂,放弃了自己传统的飞机和大型气缸汽车制造业,并限制自己的钢铁工业。苏联还掠夺其他经互会国家的原料。譬如,东欧国家制造的一辆机车在世界市场上可以换回三千四百吨石油,而卖给苏联只能得到一千二百吨石油。
    苏联与东欧国家的关系十分明显地是苏联对经互会其他成员国进行帝国主义控制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苏联的军事力量为后盾的,一九六八年华沙条约国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一事就是证明。这一侵略行径受到广泛的谴责,然而苏联军队不仅继续驻扎在捷克斯洛伐克,而且还驻扎在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保加利亚和波兰。
    本身由俄罗斯控制的苏联,还利用“社会主义”的招牌和“援助”的幌子来剥削第三世界。一九六○年至一九七一年期间,苏联以低价向第三世界榨取了价值三十三亿美元的橡胶和棉花。
    苏联对亚、非、拉美的出口价格通常比国际市场价格高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并一般以高于苏联向西方国家出口的价格出售。
    苏联对外经济关系委员会主席斯卡奇科夫承认,接受苏联“援助”的国家通过“向我们提供诸如……等重要、必需的商品补偿了苏联各机构的开支”,原料不计其数——(《真理报》)。那就是说,苏联的“援助”是要加利偿还的。从这种所谓的“援助”中得到好处的是苏联,而不是受援国。
    苏联人把阿拉伯的石油比原价提高百分之三百转卖给西欧,而且规定,他们供应阿拉伯国家的武器必须要用石油、黄金和欧洲美元来付款。他们从伊朗买进廉价天然气,然后引向通往莫斯科途中连接西欧的油管,以高额利润转卖。
    在印度,苏联人常常明文规定,用他们的“援助”修建的工厂必须生产专供苏联用的产品。按照典型的商人手法,苏联从苏丹买进棉花,拿到印度去加工,然后把成品拿到苏联去出售,以此剥削印度工人的“廉价劳动力”。
    曼德尔也没有解释苏联在对外政策方面为什么不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什么直到最近还承认柬埔寨的美国傀儡——朗诺政府;为什么反对第三世界扩大领海;为什么拒不宣布他们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为什么他们的核舰队要以一种威胁别国的姿态在全世界到处游弋;为什么占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且现在在中国边境上部署着一百万军队。
    苏联和美帝国主义一起正在争夺世界霸权。
    上述种种行动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行动,而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帝国主义时代所采取的行动。
    他对人民中国和苏联不加区分,也就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加区分。中国人民没有军队驻在外国,他们已经宣布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苏联却正相反。其所以这样,是因为在苏联,社会主义已遭摧毁,而代之以由富有的官僚、经理和企业负责人们组成的新兴资产阶级的统治了。
    可是,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这种恃强凌弱的态度正在遭到愈来愈大的反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