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台湾——需要我们拿出勇气的长期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4-11-29

    【本刊讯】美《外事杂志》九月号发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题为《台湾——需要我们拿出勇气的长期问题》一文,文章节录自即将出版的《察看中国》一书,摘要如下:
    台湾是联系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会合点,今日的台湾生活仍然保留着通商口岸的特性。美国人在台湾问题上主要是陷于自决和台湾独立的观念而不能自拔。从美国遥望,人们或许认为,一个岛屿的人民不受大陆管辖已近八十年,又具有一种相当独立的经济和政治特性,完全可以要求成为一个单独的国家。但是西方的概念并不能机械地应用于东亚。
    民族主义是一种持久的现实。就当代民族主义的情感而言,没有哪个国家有比中国更牢固的传统基础了。中国人民主张统一,正是表达了他们那种新的民族主义的爱国情感。中国所说的统一,包括人民、领土、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只有着眼于这种情感,人们才能解释得通八亿人民今天为什么能紧密地团结在一个政权之下。
    美国对东亚民族主义的任何干涉都可能越来越得不到好报。美国用炸弹和其他武器对抗越南人的民族主义,结果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现在,美国既要在台湾问题上保持“自尊”,那又怎能避免将来同中国的民族主义摊牌呢?东亚现代史的实质,就是西方文明干涉了中国人的生活,从而在文化上历史上产生了一条引起政治地震的重大错误路线。今日台湾是美国干涉中国生活的最新表现。例如根据一九五四年共同防御条约,美军仍驻扎在台湾;中国人的法律管不到美国犯罪分子。这些都表明美国至今仍然站在这条错误路线上。
    台湾问题的历史根由,可以从台湾贸易和中国统一双重主题来分析。虽然这两个主题都不是我们发明的,但我们却夹在其中左右为难。今天我们对台北和北京,仍在继续采取着这种二元论的态度。
    一九七二年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但美国的新方针将把我们引向何处仍不清楚。现在存在两种主要倾向,或是抱有两个互相交叉的目的:即一方面想同台湾继续进行卓有成效的贸易和联系;一方面又欣然承认新中国的领土完整。
    我们同中共领导人进行接触,谋求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美中两国的运动员、医生、科学家、记者、学者以及各种技术专家不停地进行互访,但与此同时,有更多的美国银行在台北开设办事处。美国公司为了增强竞争力,在台湾纷纷设厂。看来,我们是在试图同时朝两个方向前进。
    一九七二年二月发表的上海公报指出,“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已经承认了这一立场,并未提出异议。然而,我们在同北京发展联系的同时,继续把台北当作一个单独的政府同它打交道。我们这种两面作法究竟能走多远呢?我们继续扩大同台湾的经济关系,有可能使我们去支持台湾独立运动。这将是倒拨时钟,关闭尼克松向北京打开的大门。
    上海公报还指出,台湾同大陆的关系要由中国人自己去解决。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插一手呢?看一看日本的例子吧!日本实现了同中国的关系正常化,停止了与台湾的外交联系,但同时在东京和台北建立了正式的民间组织以继续进行贸易和联系。如果我们试图这样做,又如何处理我们同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呢?
    我们的问题是怎样减少而不是扩大对台湾的政治和军事义务。为了成就这件大事,我们得帮助设想出撤销现行共同防御条约以后的局面。当能找到取代防御条约,而又能保持同样稳定的局面时,就可相应废除防御条约。例如:由北京发表一项单方面的声明,宣布台湾地位是一个内政问题,不以诉诸武力来解决。接着,华盛顿也发表一项声明,表示赞赏北京的政策,并宣布一九五四年的条约将予废除。这样,台湾将保持目前的社会、经济秩序,不受大陆安全体系的控制。当然,北京的政策如再有变化,美国自然亦有改变政策的自由。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