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新加坡《南洋商报》社评:《三十年代危机不致重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4-11-29

    【本刊讯】新加坡《南洋商报》十一月十五日发表题为《三十年代危机不致重演》的社评,摘要如下: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普遍衰退之际,各国政府现在都把经济萎缩视作第一号公敌,纷纷采取对策。他们按照国内的经济情况需求而将信贷放松,以缓和工商业所受的打击,或者设法促进粮食生产与增加公共开支,借此增加就业机会,以减轻工人的痛苦。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断言,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衰退将不致重演,而且这次的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打击,将比那次来得轻微,相信也会更快复苏。
    这次的经济危机,其起因与上次不同,性质亦大有差异。这次的触发主因,是由于石油价格在一年内飞涨四倍,大量的钱财在短短的期间内汇集于产油国的手中,迄今尚未显著回流,以致西方工业等国的收支突然失去平衡,一时不知所措。然而,这种经济失调的现象,并非意味着这一大笔的钱财已从世上消失,只不过是易手而已,迟早它总会再在世界流通的。一旦这笔钱财回流,对于西方经济的复苏将有莫大的帮助。
    现在,油价的稳定与油钱回流的问题,已成为左右世界经济大局的关键,而油价能否稳定下来与油钱能否早日回流,都系于中东问题的解决。这便是此次经济危机较上次来得复杂之处,除了经济因素作祟外,它还涉及政治问题在内。
    不过,各国的经济关系是互相依赖而共存的。如果西方国家的经济崩溃,则产油国亦难免不受波及,届时则纵然拥有巨额钱财,亦将无济于事。产油国何尝不知道这种利害关系,他们不愿轻易让步的原因,是由于其中的一派想要利用这种时机以迫使中东问题早日解决,另一派则想促使西方国家抑制通货膨胀,借此维护自己的油钱的购买力,并非意欲弄垮西方国家。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万一西方国家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那么,产油国势难袖手不理。
    当前的世界经济结构,已比三十年代的进步得多,在管制方面也来得严密。各国政府除了能借增税或减税来控制国内的经济情况外,也可以透过提高或降低银行的储备金及利息等等措施,来左右金融市场,随时都能够做到伸缩自如的地步。因此,欧美各国一旦发觉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竟带来了经济衰退的迹象后,便立刻放松银根及多方设法调剂,以缓和工商业所受到的压力。
    此外,世界各国在经历过三十年代经济大衰退后,已在那次的惨痛教训中吸收了宝贵的经验,知道应付这种危机的正确方法。现在西方各国都一致强调国际贸易畅通的重要性,以免彼此竞将货币贬值及高筑关税壁垒来限制货物入口,重蹈大家都蒙受其害的覆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