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香港《大公报》文章:《“女权运动”冲击英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4-10-28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月二十二日刊登龚念年一文,题为《“女权运动”冲击英语》,摘要如下:
    在美国,“女权运动”正在向着语文领域进军。有些人为了主动地提倡和拥护“妇女解放运动”,也有些人为了被动地适应这一运动所造成的客观趋势,在他们的讲话和写作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创新字和修改字。
    最新的例子是有人正式提议,在男性和女性的代名词之外,增添合性(Unisex)的代名词。所谓合性,就是它不分男女,既能用于男,又能用于女。
    具体来说,新的建议主张,在He(他)和She(她)之外,创造一个新字Ne,作为代表两性的第三身单数。
    英文的He字,有Him、His的变化,She字也有Her、Hers的变化。所以这个建议的提案人又提出,要使Ne字同样具有Ner、Nis的变化。
    这一情况,与前几年出现的新字M’s相同。提倡妇女解放运动的人认为,称呼男人为Mr.(先生)既然分辨不出这个男人为未婚或已婚,那么,为了享有平等地位,女人方面也应当同样有这样一个不表示婚姻状态的字,而不应特别以Mrs。(夫人)或Miss(小姐)这两种不同的称呼来确定其婚姻状态。这个不表示婚姻状态的字,便是M’s。人们只要一听到某位女士在介绍自己时,自称是M’s某某,便知道此人必是女权运动者。在中文里,好在还有“女士”两字来应付M’s的翻译需要。
    正式提倡Ne.Ner.Nis这一套新代名词的文章,刊载在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十月份最新一期会报中,这不是一份刊登游戏文章的刊物,而有其学术地位。写这篇文章的人,是该协会的前任执行秘书长弗莱德·威廉斯,此人在职时专门负责掌管教程,他主张将这一套新字在全部教科书里使用。
    发表这一主张,当然也得有明确的根据和理由。威廉斯提出的理由如下:在当前的英语里,因为没有一个合性代名词,在有必要兼顾男女两性时,限定用男性代名词来代表,所以语法构造上表现出大男子主义,轻视女性的存在。例如:在英文“人人为之感动,掏出了他(his)的手绢拭泪”这句话中,仅管“人人”之意思中有男有女,可是在正式文法中,一定要写为“他的(his)手绢”,而不能写为“她的(her)手绢”,这就充分表现了女性从属于男性。为了免除这一不正倾向,最好的办法是改用新字,写为推出“nis手绢”。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同意这一意见。威廉斯这篇文章发表后,马上就有了反论。
    “大男子主义”的表现不仅出现在文法上。就是英文的单字中也同样存在。这样一来,文法固然要改,单字的串法也要发生变动。《大公报》英文版九月十三日刊登的该版美国通讯员朱里安舒曼(中文译名舒子章)的报道,很生动提到他的“烦恼”。
    舒子章在一九六三年离开美国,其间虽也有时回国,但这十几年来长期留在国外。最近他回到旧金山,发现美国自从六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五万个新字汇,再有的,便是不合乎女权运动的字出现的变化。
    例如,Mankind(人类)这个字,字头的Man,是男人,而非女人,被认为是歧视女性。所以这个字要避免,改用“HumanBeings”或“People”。又如Man-made这个字汇,意为“人造”,可是它又是由“男人制造”两字所组成,不包括女性,所以这个字汇也要避免,改用“Synthetic”或“Artificial”。
    总而言之,在英文中,Man(男人)这个字,过去常作为人类的全体来使用,今后避之则吉。为了免得女权运动者发动不看某一作者的作品或某一种报刊的抵制运动,不管是老资格或新入门的作家,还是审稿严格的编辑,现在都是步步为营,不让“Man”字不适当地出现。Manpo-wer(人力)要改写为Workforce,Man’sachievements(人类的成就)要改写为humanachievements。
    在舒子章的描述中,美国的男男女女对于这一套文字上的男女平等运动,看法有多种多样。就是那些最坚决主张“妇女解放”的人,也有时觉得做得太过了,例如有些妇女把his-tory(历史)写为herstory。”
    文字和语言总有个约定俗成的过程。美国有一部分用字在随着“女权运动”在变化,这种变化站不站得住脚,要看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是否能够接纳,所以,总要经过多一点的时间,才能获得证明。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