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法新社就丹麦首相访华发表评论说:中国改变对欧洲团结的态度完全合乎逻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4-10-27

    【法新社香港十月二十二日电】(记者:里夏尔·博絮克)建立一个统一的西欧的主张曾经遭到中国的嘲笑,也使它感到害怕,但是现在北京却完全赞成和支持这一主张了。
    虽然这个概念过去常常引起疑虑,就是怕是出现一个被美帝国主义利用来为侵略目的服务的巩固的集团,但是现在却成了一个不仅不受美国的控制,而且还可以作为对中国的头号敌人苏联的抗衡力量的集团。
    中国对西欧事务的浓厚兴趣通过丹麦首相哈特林最近的访问表现出来了。
    中国副总理邓小平在宴会讲话中称赞了丹麦的政策,说:“你们欧洲强大起来,我们是高兴的。我们支持欧洲各国人民的团结反霸事业。我们高兴地看到,西欧各国人民要求加强联合,团结自强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最初几年中,欧洲团结使中国人感到不安,因为它意味着支持美国。
    就多数国家而言(丹麦除外),这意味着欧洲支持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一九五○
    ——五三年的朝鲜战争和严禁对华贸易就是例证。在五十年代,北京认为美国组织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对苏联
    ——中国当时的朋友和恩人——的威胁。
    但是,在六十年代发生了两件大事,改变了形势。第一件是,欧洲在经济上复元了,在法国总统戴高乐的领导下要求解松同美国的关系。第二件是,中国过去同苏联的“牢不可破的团结”裂成了碎片,看来再也凑不到一起了。
    因此,中国整个改变它对欧洲团结这个概念的态度完全合乎逻辑。
    北京认为欧洲还有其他国家的政府也正在采取这种立场。这种立场激起了中国人的两种互相有关的希望,这就是出现一个既对美国保持独立又能抵销苏联在欧洲大陆的影响的集团。
    抵销苏联的影响对中国人至关重要。在漫长的中苏边界上,他们面对着一百万苏联军队。
    中国担心,苏联驻东欧部队如果由于苏美和缓而得以撤走的话,就会调到中苏边界去。
    中国的政策是英国前保守党首相希思五月访问的主要动力。
    再看看另一个欧洲国家的政策。中国上星期第一次公开表示赞成德国统一。
    促进西欧团结,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超级大国“掠夺”它们的资源,这显然就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主题。
    这两条反对“超级大国霸权”的战线上的进展使北京有理由说,国际局势——至少在它眼里——是“大好”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