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英《新政治家》周刊文章:《从俄国看塞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4-07-29

    【本刊讯】英国《新政治家》周刊七月二十六日刊登德夫·穆拉尔卡写的一篇文章,题为《从俄国看塞岛》,摘要如下:
    土耳其人在塞浦路斯可能已经达到了他们的目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尽管他们在道义和外交上给予支持,土耳其和苏联的目的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这是一场国际危机,在这场危机中,莫斯科的作用已被降低到一个旁观者的作用,其结果肯定会对苏联在地中海的战略地位产生不利影响。
    苏联在塞浦路斯的根本利益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保持现状。俄国人既不支持意诺西斯也不支持分治。
    当土耳其谈论恢复塞浦路斯的现状时,莫斯科把它解释成是以前的现状。俄国人花了一些时间才领悟到这一事实:安卡拉所感兴趣的并不是如苏联人所希望的那样恢复马卡里奥斯的地位,而是巩固埃杰维特的国内政府,保证土耳其在塞浦路斯永久而有意义地呆下去,这样,最终便意味着这个岛上希腊族和土耳其族实行分治。
    尽管如此,莫斯科继续支持土耳其,因为它觉得,土耳其和美国之间的裂缝——这种裂缝可能会因美国对这场危机的处理而更加扩大——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苏联同土耳其的关系。土耳其长时间来一直是苏联所珍视的一个目标。无论如何,作为苏联的一个邻国,土耳其比希腊对苏联来说有更大的利益。如果塞浦路斯真正实现分治,莫斯科可能发现,土耳其人比较能接受这样一种要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既不得在塞浦路斯的土耳其族一方、也不得在希腊族一方建立基地。恢复马卡里奥斯政权的希望在这里已迅速消退,无论如何,正如所认识到的那样,土耳其人对此不感兴趣,希腊人也不感兴趣,美国人肯定也不感兴趣,甚至希腊族塞浦路斯人也可能不感兴趣。
    塞浦路斯危机最重要的结果并不是华盛顿或莫斯科得到或丧失战略地位,甚至也不是塞浦路斯希腊族和土耳其族最终的分治。这个最重要的结果是这样一个教训:大国再也不能随便不理睬小国的真正怨恨。实际上,可以认为,超级大国的核均势和战略均势制造了一个僵局,那些觉得自己足够强大和有足够勇气的人可以理想地利用这个僵局来违抗超级大国。超级大国今后可能收拾残局。
    塞浦路斯危机还证明,缓和的整个概念已降低为超级大国互不侵犯协定这个机械水准。缓和不能够单独地为那些不够强权标准的国家提供保护或给予补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