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香港《大公报》报道:《菲律宾高产水稻产量增加三至四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11-28

    【本刊讯】香港《大公报》十一月九日以《菲律宾高产水稻产量增加三至四倍》为题报道:
    菲律宾设在洛斯巴诺斯市的国际稻米研究所培育了一个新的水稻品种,它将有助于解决菲律宾和亚洲的大米短缺。这种新稻能抵抗一般水稻病虫害,而耐旱的时间较长。它是一种颗粒小、矮秆(八十七厘米高)、高产的品种,每公顷产量五点九吨至八点三吨,而亚洲水稻的传统品种产量是平均每公顷二吨。
    国际稻米研究所曾经育成过别的水稻高产品种,但它们抗旱和抗病虫害的能力不及这个“小家伙”。另一些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又比不上“小家伙”高产。
    由于印度、孟加拉、印尼、泰国和菲律宾在一九七二年均发生旱灾,国际稻米研究所现正在试验多种耐旱的品种。去年,在洛斯巴诺斯和各试验点,正在试验一千个杂交品种,以寻找能够抗病虫害和耐旱的新品种。
    【美联社马尼拉十一月六日电】以菲律宾为基地的国际稻米研究所今天宣布,它培育出叫做“IR—26”的稻米新品种,据说这个品种对亚洲热带地区稻米的大部分主要病虫害具有“抵抗力”。
    国际稻米研究所说,这个稻米新品种的遗传抵抗力“对那些发生虫害时无能力购买额外杀虫剂的农民说来,将特别有帮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