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美报文章:《勃列日涅夫寻求印度的支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11-28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十一月二十五日刊登赫德里克·史密斯二十四日自莫斯科发回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勃列日涅夫寻求印度的支持;他将在本周访问中提出亚洲安全条约》,全文如下:
    勃列日涅夫二十六日开始访问印度,从而开始了一个新的对外政策攻势。印度将是苏联在越南战争结束以后试验它的亚洲战略的地方。
    勃列日涅夫接着预定十二月访问哈瓦那,一月访问河内。据非官方消息说,他在目前这次访问途中还可能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停留。
    印度之行(苏联报刊两个月来预先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对这位六十七岁的苏联领导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次访问对实现莫斯科的建立亚洲集体安全的宿愿是一次决定性的考验,这一主张是勃列日涅夫一九六九年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共产党会议上亲自提出的。
    从那个时候以来,只有伊朗正式地公开支持这项主张。中国认为这个计划是苏联旨在孤立和包围它的一种策略,它的反应冷淡。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十月初访问这里期间,抵制了这种主张。东南亚一些较小的国家采取骑墙态度。在宣传的背后
    通过私下外交和宣传,苏联一直在对印度施加大量压力,以便在勃列日涅夫同英·甘地总理和其他印度领导人举行的五天会谈期间,获得某种赞同的表示,从而使这个计划得到必要的势头。苏联的态度是预先作大量宣传,以致使印度认为有必要在最后公报中提到这个问题。
    勃列日涅夫和苏联报刊评论员均未更多地具体说明亚洲安全体系这个含糊的总概念。一些亚洲和西欧外交官认为,这种主张主要是莫斯科的一种策略,其目的是把自己说成是同亚洲整个地区有广泛联系的亚洲国家,以便对抗诸如日本和美国这些大国和包围中国。
    另一些西方外交官认为,这种主张是企图建立一种亚洲一体的气氛和建立类似莫斯科在欧洲安全会议上提议在欧洲建立的那种缓和结构,从而一劳永逸地瓦解那个老的反共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并且使那些比较新的、多少有些亲西方的亚洲集团失去作用。还有一种解释是,莫斯科同中国和日本有重大的边界争端,它想要把作为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扩张高潮标记的现有亚洲边界固定下来。
    新德里被看成是推进这样一种主张的理想的首都,因为苏联同印度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合作,尤其是自从一九七一年八月签订了为期二十年的苏印友好条约和在那年秋季印巴战争期间两国政策进行协调以来,更是如此。印度期望什么
    苏联同新德里的关系仍然是非常亲密的,虽然某些外交人士认为,苏联官员现在很想抵消新德里的使印度同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冷淡关系正常化的倾向。此外,勃列日涅夫个人同亚洲集体安全主张的密切关系和苏联宣传机关的大力宣传,使这次对印度的访问比一次对一般的国家访问更为重要。
    莫斯科在这个时机有许多东西可向印度政府提供。大约六个星期以前,印度国防部长贾·拉姆去苏联进行了会谈。据外交界人士说,他想使印度获得萨姆—6和萨姆—7防空导弹。这些导弹上月在阿拉伯—以色列战斗中证明蛮有效果。
    印度已经在生产苏联设计的米格—21型喷气截击机。据说,它还打算获得诸如苏联的米格—23这样的更为复杂的战斗机和先进的地面设备。
    苏联报刊已经大力强调苏印经济合作,印度外交人士并不隐瞒,新德里正在期待苏联大规模的贷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