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时事社报道:《在新中东政策上政府内部有隔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11-25

    【时事社东京十一月二十三日电】题:在新中东政策上政府内部有隔阂,外务省对派特使持慎重态度,眼下主要是在联合国“亲阿拉伯”
    根据二十二日宣布的新中东政策,政府眼下正以派出特使的问题为中心,加紧研究更积极推行对阿拉伯外交的具体办法。但是,针对派出特使的问题,首相亲信二阶堂官房长官等人强烈主张“要在本月内就派出两、三名阁僚级的特使”,而大平外相等外务省人士则持慎重态度,认为“要在某种程度上看清阿拉伯国家的反应以及和平谈判的动向,这是先决条件”。围绕着这次转变政策在政府内部出现的意见对立,似乎在今后也将留下微妙的影响。
    据说,这次新中东政策在内阁是由中曾根通产相采取主动,并以最终由田中首相给予支持的形式决定的。但是,纳入新政策的“重新研究对以色列政策”这个预告,在外交关系的通常情况下,大概是不能考虑的破例的措施。
    因此,外务省内有人强硬地指出:“对处于没有给我国带来任何损害的立场的以色列,采取这种态度,这给日本外交史留下了污点”、“无论怎样解释,都无法否认这是迎合阿拉伯的压力,也不能成为通向同阿拉伯国家真正相互理解的道路”。
    外务省也认为,既然已经决定了,随着今后中东形势的演变,拟定对以色列新政策的内容也不是为时很远的问题了,不能不就此进行具体地研究。大平外相说:“现在还不能说就是这样的内容。但正在拟定一个大致的想法。”
    人们认为,外相在这里暗示的主要是要在联合国的舞台上更明确支持阿拉伯的姿态。事务当局也估计:“今后对阿拉伯方面提出的批评以色列的决议,不得不在原则上表示完全同意。勉强地附加一些条件,反而会招来阿拉伯的不信任。”
    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在我国同以色列的双边关系上,迫使立即采取明确措施的时期可能已经到来。
    尽管开始和平谈判,也不能认为以色列轻易地就会接受“撤出六七年战争的整个占领地区”这个原则。由于我国已经明确地批评了以色列的继续占领,所以,在这以后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是极为有限的了。其结果,可以充分预料,围绕着可否采取断交、经济封锁这一类的制裁措施,政府将再次面临着被迫作出重大决断的事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