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克拉夫特文章:《并发的危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11-01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十月二十八日刊载克拉夫特的一篇文章,题为《并发的危机》,摘要如下:
    总统和国务卿基辛格在处理中东最近的这次战争方面的表现中,不时出现随机应变的杰作。然而,他们在国外的活动并不能把水门事件及其在国内引起的危机一笔勾销。相反,国内外的危机结合在一起,表明尼克松先生治理国家是多么困难。
    在目前的中东危机中,政府有三个具体行动值得人们特别称赞。第一是总统在十月十三日决定下令对以色列全面提供装备。美国的空运使以色列能够发动攻势,并且恢复地中海东部的已经在朝着有利于俄国和它的阿拉伯保护国方面危险地转变的平衡。
    第二是基辛格博士同勃列日涅夫上个周末在莫斯科达成的停火协议。
    然后就是总统下令进入戒备状态。
    然而政府采取这三个行动究竟有什么必要呢?答案在于政府在国内的困难。当中东一开始出现麻烦的时候,尽管有苏联参与的明显迹象,政府并没有采取什么步骤来阻止俄国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能够同俄国共处是总统要求得到国内支持的唯一权利,基辛格博士不断地奏起“缓和”及“和平结构”的调子。结果,俄国人在战争最初阶段获得了巨大的好处。总统被迫开始对以色列提供全面援助,作为最后的手段。
    基辛格博士之所以在莫斯科取得这项外交方面的安排,主要是由于以色列的武器,当补给品开始涌入的时候,这些武器开始发挥作用。尽管这样,基辛格博士带回的停火协议不过是没有任何实施条款的一纸空文。如果他当时愿意在莫斯科再耽搁一下,那么以色列武器的继续不断的成功,本来很可能为他取得一项具体得多的协议提供讨价还价的力量。但是他耽搁不起,因为,正当录音带事件在国内瓦解着总统的权威的时候,他需要实现迅速停火来支持尼克松先生。
    至于进入戒备状态这件事,俄国人很可能是由于尼克松总统在国内的虚弱而情不自禁地使他们的立场变得强硬起来。
    简而言之,除了由于国内对于总统的支持大大下降这个原因以外,政府采取的一些那怕是最有效的措施本来也是不必要的。这样说来,除非他能戏剧性地提高他在国内的声望,否则尼克松总统将无法执行可靠的对外政策。在对外政策方面和在国内事务方面,作为一个总统,尼克松先生今后最多都只能一瘸一拐地走下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