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美《纽约时报》报道:周恩来总理同苏兹贝格的谈话:《周攻击俄国拖延签订边界条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11-01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月二十九日在第一版发表苏兹贝格十月二十七日自北京发给该报的一篇专稿,题为《周攻击俄国拖延签订边界条约》,摘要如下:
    周恩来总理在昨天晚上的一次谈话中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关系没有受水门事件的任何影响。
    周总理还利用两小时零十五分钟的谈话攻击苏联国外的“扩张主义”和国内的“法西斯主义”,他说,莫斯科在解决同北京的边界分歧的可能性方面进行拖延,希望寻找“别的机会”给中国政府制造麻烦。
    周先生对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取得某种持久解决办法的可能性也表示十分怀疑。
    他表示相信,由于世界上的“客观”情况,“孤立主义”决不会再回到美国,即使民主党在下届总统选举中获胜也罢。最后,他表示,在美国撤销对台湾国民党政府的一切承认以及使那个岛屿受北京管辖以前,同华盛顿不可能建立正式的、正常的外交关系。
    周先生穿着很整洁的深灰色服装,左胸上衣上别着一枚毛的像章。他拿香烟给人抽,而他自己是不抽烟的。
    在寒暄几句以后,总理转入了正题,他说,水门事件对北京和华盛顿之间的关系没有不利影响。“我们在谈论这件事时从未用过丑闻这个字眼。因为这完全是你们的内政,我们在报纸上从未登过有关这件事的任何消息。”
    但他又说,为约七百万订户提供消息的新华社出的《参考消息》非正式地提到了这件事,同时选登美国的评论。
    然后周总理讲道,照他看来,水门事件大概反映了美国的政治生活和整个美国社会,他评论说:“这种事情在你们的社会里以前发生过,无疑将来还会发生。”他接着说:“这件事牵涉到社会的许多方面。最好不要讨论这个问题。”他说,他希望尼克松总统能够克服目前的困难。他继续谈对美国的看法
    ——虽然这些看法是在谈话的各个不同的时间谈到的。他说,什么时候美中两国政府建立完全的外交关系,这取决于美国和中国“两方”。
    周先生明确表示,根本的障碍是台湾问题。他说,当美国象日本那样撤销对蒋介石总统的政府的承认并承认北京政府对全中国的主权时,以及当北京自己建立了对台湾的管辖从而“统一了我们的国家时”,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他还说,尼克松先生和基辛格国务卿开辟了通往中国的新渠道,并说,华盛顿和北京之间既存在着“分歧”,也存在着“共同点”。他说,过去十八个月间出现了一些有益的事态发展,特别是在增加互访、技术、科学、商务和体育交流方面。这位总理说,这些发展促进了“友好关系”。
    他表示理解美国对苏联的政策,即使远不是衷心赞成。他还说,两个超级大国(他谨慎地从超级大国的行列中排除了中国)“有很多争执需要解决”。
    他说,这些争执表明,在力量竞争中每方都想超过对方。此外,他还说,当它们设法解决它们之间的一个问题时,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周先生说,今天,美国在设法缓和它同俄国的关系,但是,他宣称,这是办不到的。他讲道,去年美苏刚刚就军备限制达成协议,美国国防部长就在华盛顿要求增加军事预算。他还说,今年美苏达成预防核战争的协议后五角大楼再次提出这个要求。
    总理说,美国至少让人们知道它的立场,不象苏联那样,苏联的防务预算是保密的。他说,鉴于这种情况,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最近在联合国提出的把军备预算总共削减百分之十的建议是“荒谬可笑的”。总理说,在所有这些问题上,尼克松先生和基辛格国务卿都知道中国的观点。他说,而且,中国不担心美国孤立主义的复活。他说,由于世界局势的客观原因,由于五角大楼、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中的强大势力的反对,要这样做是不可能的。
    周总理说,他赞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西欧保持强大,即使他原来反对过这个联盟。但是他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现在是侵略性的华沙条约集团来说是防御性的,但是不光如此,它本身在某些方面也是侵略性的。例如,它支持葡萄牙“错误的”非洲殖民政策。
    他说,西欧应当避免和平即将到来的“幻想”、应当保持警惕、避免自己在苏联压力下的“芬兰化”。
    周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国家时说,中国不假装成超级大国,也不想谋求霸权。他说,中国最重要的事情是管好自己的事情,他说,发展国家的经济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他说,“在二十世纪”做不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千百万经过培养的接班人来实现这一计划。”
    总理坚持说,中国从未表示过想收复十九世纪由于“不平等条约”的结果被俄国占去的“全部领土”。他说,这是莫斯科散布的谣言。
    周先生说,虽然中俄条约是不平等的并被列宁本人宣布废除,但是中国一直准备以这些条约‘‘为基础”开始同莫斯科进行新的谈判。他说,现有的边界从来没有正确划定过,因为对这些边界甚至还未作过精确的勘察。“地图与实际情况不合。”结果,对某些地方双方都提出了要求,叫做“争议地区”。
    周总理说,因此中国建议“合理”解决这种问题,即通过“互相容让和谅解”,以便缔结一项新的边界条约。
    他指出,在这种基础上,中国已同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和蒙古解决了边界争端。但是,他没有提印度。他问道,莫斯科为什么不同意把“互相容让和谅解”作为解决的基础呢?
    周总理追述了一九六九年九月十一日他同苏联总理柯西金在北京机场上的会晤,在此之前,在中苏边界的乌苏里江上发生了流血战斗。
    他说,会晤时达成的协议规定了一个三点方案:
    一,签订一项临时书面协议,同意在取得永久解决办法之前保持现状,然后立即进行关于“边界问题的和谈”。
    二,避免一切武装冲突,双方撤走驻在边界地区的军事部队。
    三,谈判“重新调整边界,我们认为,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周先生说,虽然柯西金总理同意了这些原则,但是在其后的四年中,没有取得进一步的成绩。俄国人甚至拒绝承认“存在着争议地区这样的客观事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