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法新社就中东事件评美苏美欧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10-31

    【法新社华盛顿十月二十八日电】(记者:贝尔纳·乌尔曼)尽管尼克松总统在星期五的记者招待会上作了令人鼓舞的描述,但是在当前的中东危机中可能是最严重的时刻过去以后,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关系看来并没有什么改善。
    至于华盛顿及其欧洲盟国之间的关系,观察家们认为,这种关系处于上次中东危机——一九五六年的危机——以来的最低潮。
    北约组织的成员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走美国指出的道路,结果尼克松总统表示了愤慨。
    无论如何,观察家们认为,在中东事态发展的下一阶段,苏美合作将会再次受到考验。两个超级大国现在应当对中东的争执者施加压力,促使他们争取取得一项持久的解决办法,尼克松先生前天晚上对这种可能性是十分乐观的。
    在今后几周内,外交斗争的中心问题无疑将是向以色列提出的保证。
    以色列将被要求撤出在一九六七年六天战争中和在一九七三年十月的这次“赎罪日战争”中占领的全部领土或大部分领土。必须使这一点与以色列所要求的有一个“安全和得到承认的”边界相称。
    美国对其盟国——特别是西德,原来肯定希望它给予更坚决的支持——感到失望,因此在驻欧美军人数问题上,它可能比过去较愿意向莫斯科作出让步。
    如果采取这种路线,尼克松在国内是有可靠基础的。国会中的大多数人希望削减军事开支,迫切希望北约盟国在它们自己的防务中担当更大的份额。
    显然,从维也纳关于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的谈判中,可以看作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意图。
    最后,观察家们指出,在整个中东危机期间,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美国政策的悄悄的伙伴的样子。由于在安理会不使用否决权,北京使局势不致发展得更加危险。
    但首先,大家所知道的中国反对向苏伊士运河沿岸派驻苏美部队的态度同华盛顿的愿望比起同莫斯科的愿望来符合得多。
    虽然中国毫不隐讳它对两个超级大国在安理会中的统治作用感到愤怒,但是基辛格延期去北京的访问(现定于下个月)表明中美关系的状况比较好。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月二十五日电】(记者:汉斯莱)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国务卿实际上已成为他们在一九七二年五月莫斯科最高级会议上同俄国领导人谈妥的缓和的囚犯。
    由于他们必须不做任何会损害同苏联的重要协议的事情,所以他们在地区性危机中自由行动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使这一情况更为突出的是,最近的阿拉伯—以色列战争正是在美国开始出现能源危机的时候,而这场能源危机将最终需要对中东石油丰富的阿拉伯国家作出妥协。
    美国很可能会发现,它在莫斯科签署的“关系基本原则”中作出的保证,最终将使它不得不同俄国一起把和平“强加于”中东——这是尼克松政府说过它决不愿做的事情。
    看来大多数观察家已经认为,只有在俄国和美国的合作下,能够以它们的共同努力或它们在联合国中的影响解决目前的混乱局势和实现肯定的停火。
    在展望今后的局势时,许多外交官认为中东不会稳定,除非大国设法实现稳定。
    莫斯科和华盛顿在这个地区有不同的目标,这种情况可能有助于大国达成协议,也可能不会这样。
    俄国在石油方面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但是四分之一世纪以来一直在试图在这个地区取得一个立足点,以扩大其影响。
    美国暂时可以不靠阿拉伯石油,而它的欧洲盟国和日本则不行,华盛顿担心阿拉伯人会对它们施加压力。
    两个核大国各有其保护国——俄国支持阿拉伯人,美国供应以色列人。
    在这种情况下,莫斯科和华盛顿到头来几乎必然要寻求某种妥协和某种结束持续的混乱的办法,如果要“缓和”起作用的话。如果“缓和”不起作用,那末在中东和其他地方,一切机会都要失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