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苏兹贝格发自西安的电讯:《中国人为中国生产粮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10-27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十月二十日刊载了苏兹贝格发自中国西安的一篇电讯,标题是《中国人为中国生产粮食》,摘要如下:
    中国在国内全神贯注地考虑的问题大概是粮食供给和人口增长之间的赛跑问题。在这个统计数字保密的国家,难于得出明确的结论。可是,种种迹象表明,尽管人口日益增加,中国人民现在吃的比以前好。我同两个公社——一个在北京,一个在陕西省——的农民谈了话。
    他们看来证实了这样一点,即:尽管今年气候不好,中国将获得丰收。
    北京农业部的陈局长说,在庄稼全部收起来后,“我们将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全国人民吃,还将继续储粮。国家已储粮四千万吨,我国广大农业人口在各区都储了大批粮食”。
    这是符合毛泽东的指示的,即全国各地储备粮食作为一种发生战争和交通被切断时的安全预防措施。
    据陈说,粮食产量每年增长率是百分之四到五,而人口增长率每年低于百分之二。观察家们怀疑后面的数字,认为至少是百分之二。
    陈说,中国的土地只有百分之二十是已耕地,但是“最终可耕地可以增加一倍”。他说,农民自留地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而产量也正是占这样的比例。
    在农业上,最大的问题无疑是农业机械和化肥不足。播种、耕耘和收割大半用的是双手或者用铁锹之类的原始工具。最近拍摄的河南和河北的一些农场的影片证实了这一点。肥料中很大一部分是牲畜肥料或人粪。上述两个公社的情况显然是这样。在延安地区,人们可以看到许多装着大粪桶的驴车。
    中国的命运同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的命运直接联系着。同时毛主义也是以农民为它的意识形态的依据的。农业产量赶上了人口增长率是个重大的成就,使得中国较易于坚持毛主席的自力更生和经济大体上自给自足的愿望。
    迹象表明,现在正特别强调扩建化肥厂,尤其是设在农村地区的化肥厂,这些化肥厂的产量现在大概占中国化肥总产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到一九七一年,中国每年生产化肥大约一千七百万吨,但一年仍进口价值一亿八千万美元这种非常珍贵的产品。目前,据报道,北京甚至正在更加集中力量发展它自己的化肥工业。它已谈妥购买美国的磷酸氢二铵的巨额合同,还达成了供应三座整套氨厂用的材料、机械和蓝图的交易。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正在集中精力为生产越来越多的粮食而努力,以既供当前消费之需,又储存起来作为战时储备。吃的食品营养已经够了,今后必将会更好。
    由于水灾旱灾交替发生而不时发生饥荒的旧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个根本的方面,中国政权无疑地已获得了成功。中国农民仍然贫穷,但是他们不再挨饿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