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西德《时代》周刊文章:《对勃列日涅夫的警告信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8-29

    【本刊讯】西德《时代》周刊在新出版的一期刊登克里斯蒂安·施密特—霍伊厄尔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对勃列日涅夫的警告信号》,摘要如下:
    从莫斯科刮出了第一阵凉凉的秋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西柏林市政府和在卡尔斯鲁厄的联邦宪法法院都感到了这股风。谁要是认为苏联报刊上的冷酷笔战是勃列日涅夫的一种经过冷静计算的高压手腕,谁要是甚至把这种笔战评价为波恩东方政策失败的证明,谁就是看错了气候变化的原因——即陷入逆流的勃列日涅夫的西方政策。
    一直到苏联最高领导集团都流行着一种担忧,害怕总书记的缓和攻势将使自己的势力范围失去保险。最近,有一个政治局委员甚至公开地和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以上的顾虑,他就是莫斯科的意识形态圣杯维护者苏斯洛夫。在一些东欧兄弟党中——至少是暂时的——对勃列日涅夫西方政策的看法也分化了。从苏联宣传工具对东欧党首脑七月底克里米亚会议的评论中可以看出,莫斯科害怕的是什么:
    ——美苏协定可能导致如下后果: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在民族和革命解放运动面前丢脸——这是中国人立即可以利用的一个弱点。
    ——尽管东方集团对西方影响更加划清界限和东欧安全机构要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更密切的合作,但是意识形态仍继续软化——就是因为勃列日涅夫的西方政策过快地消除了人们习惯的敌人形象。他现在呼吁提高警惕,这是不足为奇的。在克里米亚会议上,兄弟党一致同意大大提高在意识形态方面合作的水平。
    问题是:勃列日涅夫这次是发动者吗——或者说他是否企图通过让步来锉掉他的批评者的锐气?在他从美国和法国返回之后,虽然政治局、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部长会议对他的功绩都曾加以赞赏,但同时又强调了集体领导的原则。《真理报》和《消息报》七月初多次警告性地提到‘‘个人迷信”的概念。随后不久在七月中旬,意识形态专家苏斯洛夫发出了警告信号。
    在一次向对勃列日涅夫在资本主义国家首都的宣传旅行记忆犹新的党的干部的讲话中,苏斯洛夫说,苏联共产党的创造性的工作必须有机地同世界革命的进程联系在一起。只有这一进程向前发展,才能导致帝国主义的崩溃和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在国际舞台上和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剧烈的阶级斗争没有减弱。只有一个在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行不调和的斗争中起主导作用的党,才能够抵制各种小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和避免重犯机会主义的错误。
    他的讲话听起来象是对勃列日涅夫的一位教条主义的遏制者。
    在苏斯洛夫发表激烈讲话之后二个星期发表的关于克里米亚会晤的公报中,有听来象是为勃列日涅夫的西方政策辩护的章节。公报中谈了声援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谈到要抵御对他们自由的冲击。
    《真理报》一篇署名“亚历山德罗夫”的关于克里米亚会晤的主旨文章表明。苏联领导内部不是普遍地都赞同苏斯洛夫的意见的。和苏斯洛夫对资本主义阶级敌人进行长篇辱骂性讲话不同的是,该文就说得缓和多了:“在美国,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都有一些政治集团
    ——有时是十分有影响的政治集团——正在积极反对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与苏斯洛夫的全面划清界限的战略不同的是,亚历山德罗夫认为:“在日益加剧的思想对抗中,归根到底巨大优势在社会主义一边。”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