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英《泰晤士报》刊登佐尔扎文章:《克里姆林宫对资本主义入侵感到不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7-29

    【本刊讯】英《泰晤士报》七月二十四日刊登佐尔扎的一篇文章,标题为《克里姆林宫对资本主义入侵感到不安》,摘要如下:
    最高苏维埃上周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夏季会议几乎没有引起外界的丝毫兴趣,但是会议公开进行的情况很可能产生一个说明政治局幕后斗争的稀有线索。
    发言者竞相吹捧党书记勃列日涅夫对苏联对外政策最近的“成就”作出的“个人贡献”。他们的吹捧似乎是在回答克里姆林宫内批评勃列日涅夫在访美期间的表演的某些人士。
    华盛顿最高级会议未能达成大事谈论的贸易交易,克里姆林宫对此感到不安。这种不安最近由苏联报纸有关所许诺的美国宝库的评论大大减少而明显表现出来。发生争执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勃列日涅夫未能强使尼克松总统答应为资助苏美巨额贸易交易提供方便。正是这种交易所依据的原则在克里姆林宫的辩论中遭到了反对。
    党报《真理报》以“答读者问”(这个方法有时被用来向公众表明克里姆林宫目前可能在争论的问题)方式隐隐约约地暗示了所争论的问题。文章表面上是谈论就“要同日本”达成的石油天然气交易。但是此文所暗指的敏感的政治问题,同目前正在跟美国讨论的贸易交易的关系要大得多。美国人可能要红利呜?
    一个含蓄的问题是,美国从这笔交易得到的好处是否可能大于苏联从这笔交易得到的好处。
    《真理报》首席外交记者茹科夫在莫斯科的一次比较短暂的电视节目中激昂地否定了据他说是他所收到的一封来信中所提出的这样一个说法:美国从所谈论的交易中得到的好处将大于苏联从这种交易得到的好处。有一封信尖锐地谈到了苏联报纸上的官样文章。这封信说,“如果你们说这种贸易是‘互利的’,我以前就听说过了。”茹科夫颇有帮助地解释说,写信者“显然怀疑”同美国的交易是否“互利”,并确告他交易确实是互利的。
    但是,外国银行和公司在苏联开设办事处,是不是意味着“私人资本渗入我国经济”?它们会不会“向我国企业投资,以便从这些企业捞取利润”?
    苏联高级官员们今年早些时候曾在华盛顿放风说,将来的确可能允许外国人分享苏联企业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某些东欧国家当局已在试验这一点。
    苏联领导人懂得,美国资本家是不会提供克里姆林宫如此迫切需要的大量资本的,除非让他们确实相信,这些资本是使用得当的。警告勃列日涅夫
    别走得太远
    因此,克里姆林宫是需要作出某些重大决策的,这些问题无疑地正在政治局里反复争论。苏联报刊所使用的隐语,使人们在过去有可能跟踪这些辩论的进程,甚至有可能判定各个领导人的观点。
    政治局的一位最正统的和政治上最保守的委员苏斯洛夫不久前的一篇讲话,可以被看作是对勃列日涅夫的一个警告,叫他跟华盛顿打交道时别走得太远。
    苏斯洛夫谈到过去的、共产主义运动初期的另一些“领导人”,他们被证明是“不能顶住机会主义的压力”,并且企图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者“和平共处”。他追述说,这“终于”使他们‘‘在意识形态上和政治上破产了”,他还表明,从前的这些教训现在也是适用的。
    他激情地谈到列宁反对“经济主义”的斗争,而在勃列日涅夫今天的某些经济主张中肯定是可以看出“经济主义”这种偏向的。他还暗示了他和勃列日涅夫之间的另一些政策分歧。政治抗争在暗中继续进行
    当然,苏斯洛夫也向勃列日涅夫对和平事业的“新”贡献表示了礼仪上的敬意,但是他选择用词是小心谨慎的。上星期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发言的人们用了一些最高级的形容词来描写勃列日涅夫的“贡献”,从讲“巨大的贡献”到讲“卓越的贡献”。苏斯洛夫用的形容词是不明确表态的“新”这个字,相形之下,就可以看出,他用的是领导集团辩论的隐语,以表明他是有保留的。
    在苏联,对外贸易和外国人的投资不过是克里姆林宫的斗争中的问题之一而已。这一政治抗争偶而也公开爆发出来,例如赫鲁晓夫的下台或者今年四月两位政治局委员的被撤职,但是这一政治抗争是时时刻刻在暗中继续进行着的。苏联的政治,看起来也许象是一个谜中之谜,但是一般地说还是有某些线索,可以看出其内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