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日本《外交春秋》月刊转载《外事特报》文章《秋明油田远东输油管的军事意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7-27

    【本刊讯】日本外交协会出版的月刊杂志《外交春秋》七月号上转载日本中外调查会出版的《外事特报》第二十一卷第六号的一篇文章,题为《秋明油田的远东输油管的军事意义》,全文如下:
    廖承志最近对《读卖新闻》访华团说,“关于日本帮助建设秋明油田到远东之间的输油管问题,中国在国防上是难以熟视无睹的”,暗示要和日本“离婚”的可能性。苏联马上抓住廖承志这个发言,不断地攻击中国说,“北京在秋明到远东之间的输油管问题上,威胁日本,干涉日本的内政,企图妨碍苏日友好关系的发展,建立反苏的‘日中轴心’。”
    这样,我国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卷进了中苏对立抗争的漩涡之中,但是,在帮助建设秋明油田至远东之间的输油管问题上,比起中国的国防上的问题来,对重大的我国的安全保障上的问题来说,是更切身的问题。在我国,现在,由于世界能源危机成为迫切问题,一讲起来要开发资源就觉得理由堂皇,但安全保障上的切身的问题却被忽视了。
    根据我国某军事专家大约一年前的统计资料,对秋明油田至远东之间的输油管的军事意义,有如下看法:
    一、这个军事专家认为,苏联在贝加尔湖以东的陆、海、空军每年所需要的石油合计约四百九十万吨。
    (1)陆军,包括外蒙在内,有机械化狙击师团十六个,坦克师团五个,每年需要石油约一百零三万吨(坦克师团所需要的石油按机械化狙击师团所需要的石油一倍半计算,详细的计算略)。
    (2)空军,以米格飞机为主的飞机按约二千架计算,每年所需石油约一百二十四万吨(每架飞机一小时需要量约一点七吨,按所有的飞机每天平均飞行一小时计算)。
    (3)海军,总吨位按约六十万吨计算,每年需要量则达一百八十万吨(每吨位按每年消耗三吨计算)。
    (4)战略火箭部队、地面防空部队、边防部队等方面每年需要量推定数字为八十万吨。
    二、该军事专家认为,这个地区的民用量为七百三十五万吨。
    据美国石油委员会一九六五年调查,平均每个苏联人每年的石油消费量为零点五八吨,如果按每年增加百分之五计算,最近将达零点七三吨。据一九七○年版的统计书称,这个地区有一千零六万人口,但从远东方面远远没有开发的情况来看,这个数字也许稍有夸大。
    三、远东方面石油生产量约为二百五十万吨。
    这个数字是根据一九七一年九月访问日本的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的涅克拉索夫所谈的北库页岛的石油产量推定的。
    四、该军事专家认为的远东方面的石油需求量,如上所述,军需和民用合计为一千二百二十五万吨,而当地的产量只有二百五十万吨,相差九百七十五万吨。
    到伊尔库茨克为止,虽然有输油管,但再往东就需要列车运输,为了平均每天运送二万六千吨的石油,就需要十四趟能装载二千吨的列车。即使一天能跑七十趟列车,其中也须用五分之一的列车来运输石油。
    五、在输油管完成的情况下,如果内径为四十八吋(约一点二米),流速为一米,一年就可运送三千五百六十四万吨,如果流速为二米,一年就可运送七千一百三十万吨石油。
    该军事专家的统计也许需要稍加修正,但基本上可做为大致的根据。因此,如果这个输油管完成,就可以有如下的军事意义。
    (1)输油管的石油输送能力,从上述统计中可以看出,最低有六千万吨。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即使把其中的四千万吨供应给我国(大概这是最大限度了),还有二千万吨可用于军需、民用和储存。
    (2)如果涅克拉索夫说的远东方面(北库页岛)的产油量二百五十万吨是正确的话,苏联就可以有二千三百五十万吨供本国需要。这样,如果把民用油控制在七百五十万吨,就可以有一千五百万吨供军需,为现在的三倍多。
    (3)即使把现在的军需量估计得稍多一些,也可以达到现在的二倍或二倍半,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西伯利亚铁路线也可以从运输石油的负担中解放出来。
    在远东方面的苏联军队特别是海、空军的力量乃至机动力如果增大,打起仗来,不言而喻,就是在平时,对我国的军事压力也将划时代地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能轻易地期待靠美国第七舰队来维持力量的均衡的。美国海军负责的海域广阔,不可能把它的力量都集中到西北太平洋海域。而且,近二、三年间,美国海军的倾向是减少,不到一九八○年,是恢复不到原来水平的。
    从而,假设上述形势出现,美国海军将希望我国以自己的力量维持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力量均势。究竟能否办到,是需要深刻考虑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