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日本《信使周刊》文章:《尼克松利用限制出口大豆和小麦强迫增强日本海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7-27

    【本刊讯】日本《信使周刊》七月二十七日一期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尼克松利用限制出口大豆和小麦强迫增强“日本海军”》,摘要如下:
    在田中访美之前,尼克松总统接连采取了一系列严格限制出口的措施。从六月二十七日全面禁止出口大豆开始,第二个措施是加紧限制出口食用油和花生等四十一种农产品。后来,关于大豆,又把禁止出口措施改换为批准出口制;第三个措施是把钢铁原料的碎铁列入出口批准制的范围。
    美国的这种限制出口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国际问题评论家林理介说:“我认为,这是美国在田中访美之前故意采取的限制出口大豆、碎铁的措施,是出人意料的。我认为这是美方的态度。”
    日本这个国家,石油就别说了,如今粮食的百分之四十七要依靠进口;如果一部分进口原料停止进口,的确会成为大问题。
    那么,尼克松总统想要干什么呢?
    上月中旬,用十多天时间访美的勃列日涅夫总书记,曾以相声演员的诙谐讨好美国国民。这次美苏首脑会谈的最重要的成果是签订了“美苏互不使用核武器”这种防止核战争的协定。
    然而,国际部编辑M指出,这次签订的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并非只是美苏的问题。他说:“如果从另一方面看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在这里和日本密切相关的问题有两个。其一是,美苏保证不打核战争,反而可能加剧常规武器的扩军竞赛。因此,对于位于美苏峡谷之中的日本来说,形势也许会变得紧张起来。其二是,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也有不允许日本拥有核武器的意思。关于这一点,看看美国国内的论调也就明白了。”
    关于美苏核协定,为什么日本会这样成问题呢?
    林理介说:“美苏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关系很好,其实,背后却在紧张地暗中斗争。美国正在加紧防备苏联。由于这种原因,需要看看田中访美的结果。
    “就是说,田中—尼克松会谈的本质不在于日美经济问题这一表面现象,而在于日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父子之争’和美苏之间的‘暗斗’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另外,国际问题评论家梶谷善久也说:“虽然说美苏共处,但美国的假想敌人依然是苏联。苏联最近至少在军事上针对美国展开了攻势。就处于被攻击的美国来说,日本将成为对付苏联的防波堤,并起到阻止苏联海军力量扩张的作用。”
    在猎取什么的时候,先给对方当头一棒再着手谈判——这是尼克松的做法。这是通过几次“尼克松冲击”而被世界所了解的手段。
    这样,善于在总的方面搞政治(军事)和经济交易的尼克松以放宽农产品出口限制为诱饵要求日本的是什么呢?
    从美国领导人的一系列讲话可以看清,国务院和国防部在增强日本的海军力量这点上,意见完全是一致的。
    由于比尼克松更强硬的总统顾问(前国防部长)莱尔德等公开讲“应该让日本和美国一起保卫到印度洋的通路”。所以不能不说,邀请了田中首相的尼克松总统很可能说出口“大豆、碎铁”,以换取“进一步加强日本海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