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蔡尔兹报道:《同周恩来总理的一次谈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5-29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五月二十五日刊登了马奎斯·蔡尔兹自北京发回的报道,题为《同周恩来总理的一次谈话》,摘要如下:
    在人民大会堂的一间宽敞的灯火辉煌的会议室里,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这位惊人的人物谈到了过去、现在和将来。
    周恩来总理是怀着毫不矫揉造作的信心、自信心情和怀有超越个人命运的无私目标感谈话的。
    他在夜间十一时前不久开始的近三个半小时的讨论中谈到了苏联舰队的舰只驶过台湾海峡、同美国关系的发展、苏联的背信弃义、水门事件、中国的文化革命、他同亨利·基辛格的友谊、美国在欧洲的作用和对柬埔寨的轰炸。虽然他很少提高声音,但他敏感的手势有力地强调了他的重要论点。
    这种会晤的前奏是人们所熟悉的。这位身着灰色毛式服装的身材适中的人的外表——看上去比他七十五岁的年龄要年轻——是极为惊人的。
    在我们会谈的中途,他谈到了水门事件。
    他笑着问道,为什么一定要搞个水门事件呢。他觉得有些人在利用它来达到隐秘的目的。他对水门问题不感兴趣。严肃的政治谈话不必要谈这类事情。这类事情象在政党间的竞争中的那些事一样是常有的。而且,他问我们能否肯定在今后的选举中就不会再发生这类的事情。
    他是对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关系的发展感到乐观的人,他认为两国在对方首都设立联络处是令人鼓舞地向前迈进了一步。
    周恩来好几次援引一九七二年二月尼克松访问结束时在上海签字的公报,特别是说住在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是中国人和双方都认为只有二个中国的那句话。他说这句话是基辛格想出来的。
    他回头谈到了杜勒斯的政策。他说,认为杜勒斯希望蒋介石重返大陆是不对的。在周恩来看来,杜勒斯的目标是要使台湾取得单独成为一个国家的权利。对于这一点,人民共和国是绝对反对的。
    为了这个原因,他的政府并没有想把蒋介石的军队赶出沿海岛屿金门和马祖,而这两个岛屿却是杜勒斯一直关注的方面之一。它们还在蒋军的占领下,隔天受到炮击一次,虽然这种炮击往往是象征性的。金门和马祖把蒋介石同大陆联接了起来,这样就否定了台湾有单独成为一个国家的权利。
    我们谈到的问题是如此广泛,以致必须承认这次谈话至少能表明在毛泽东授权下掌管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的人对世界形势的全面评论。
    【本刊讯】美《华盛顿邮报》五月二十六日刊登了马奎斯·蔡尔兹发自北京的一篇报道,题为《与周恩来的会谈》,全文如下:
    当苏联舰队的几艘军舰从台湾海峡驶过中国的大门时,这在整个亚洲引起了一阵猜测。夏威夷美军司令部作出的反应是说,美国军舰仍在中国大陆和蒋介石的棱堡台湾岛之间的水域进行巡逻。
    对这位在这个人民共和国担负执行对内对外政策的重大责任的人来说,这再一次证实了他长时期以来所一直相信的事态。
    周恩来总理在与本记者进行的三个多小时的讨论中解释了他的信念:美苏对抗已从中东转到南亚。
    他的信念的依据是他对苏联动机的毫不动摇地不信任态度。周认为,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克里姆林宫领导集团的意图是哄骗西方产生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而苏联人却到处推行他们的霸权主义目标。
    周认为,那些主张削减或者甚至全部撤出驻德美军的美国人是天真的。他问道,怎么能够保证在西方军队后撤时集结在五个卫星国的大量苏军也会削减呢?
    周对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一年前在莫斯科签署的协定有很大怀疑。
    他做着富有表情的手势说,尽管签署了这些协定,但是核武器竞赛却越搞越凶,花的钱是惊人的。这样就没有理由能使人们相信,核武器竞赛不会以一场核战争而告终。
    关于中国的政策,这位总理深信,苏联越过北部边界发动一次袭击——这很长时期来是个大威胁——的做法已被制止住了。之所以获得制止苏联那样做的威慑力量,一方面是由于成功的外交行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采取了广泛的和代价很大的防备措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迅速研制核导弹和挖地洞。
    尼克松总统和日本首相田中本人率领的代表团来北京签署了中国同美国以及日本的协议,这些协议消除了发生一场有两条战线甚至有三条战线的战争的威胁。
    周和新中国的其他高级领导人多年来对发生这么一种战争的可怕情景一直不能忘怀,虽然这对外界人士来说似乎是多么不可思议和不可能发生。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日本发动了一场野蛮的征服战争。蒋介石把他的部队保留下来以进行其后发生的内战。到了五十年代,在中国人在朝鲜在鸭绿江边击退了美军以后,出现了杜勒斯政策,这种政策是靠孤立中国和切断它同外部世界的任何交流的做法企图摧毁它。那时,周和他的同事们长期中怀有担心出现那种可怕情景的心情,这是不足为奇的。
    在外交方面,印度曾几次同北京接触想和她会谈。但是周恩来说,在印度仍然拘留着由于一九七一年年底的战争而扣留的九万名巴基斯坦战俘被遣送回国之前,谈判是不可能的。边界问题必须解决,印度占领着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一大片中国领土。
    然而,和平的关键是印度支那,这位总理承认,美国在柬埔寨的政策使他失望。他认为,美国的轰炸是妄图控制住一度曾是绿洲的一小块地方。
    他问到,美国为什么要在金边支持绝不是美国的老朋友的朗诺?他坚持认为,如果西哈努克亲王——他得到这个人民共和国的完全的支持——返回去的话,柬埔寨就会成为一个独立的和中立的国家。这样就可以进一步贯彻印度支那的和平解决办法,他认为,和平解决是一个令人感到高兴的发展。
    这位总理在谈到美国在亚洲的政策时认为,试图控制小块地方而牺牲掉了大地方,这是一个错误。美国卷人柬埔寨的行动,从尼克松入侵之日算起毕竟只有三年。为什么不和平解决这场冲突呢?
    农民有一句通俗的比喻对美国的错误讲的很中肯:不要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自从尼克松访问以来,这位总理对美国有了了解,他同亨利·基辛格的关系是友好的。然而,却不能忽视柬埔寨的悲剧以及继续轰炸对和平所造成的威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