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雷科德评苏驻欧地面部队的文章:《美国在欧洲;苏联军队打算发动闪电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3-27

    【本刊讯】美国《星期日明星晚报和华盛顿每日新闻》三月十八日刊登杰弗里·雷科德写的一篇文章,标题是《美国在欧洲;苏联军队打算发动闪电战》,摘要如下:
    尼克松政府自一九六九年就职以来,遇到了日益增加的国内和国际压力,要求它减少美国在欧洲驻军的数目。
    到现在为止,白宫已成功地抵挡住了关于撤军的要求。总统说,任何单方面削减美国在欧洲的战斗力量的做法都将不可挽回地削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自卫的能力。这是非常正确的。这种说法的根据是认识到,苏联在这个大陆上的军事力量的性质基本上没有改变,尽管东西方关系出现明显的和大事报道的解冻局面。
    的确,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使西方感到不安的是苏联在欧洲的军事力量的性质,而不是这种军事力量的事实。在一九四九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目的就是要对付这支力量。现在维也纳进行的关于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的预备性会谈带来了削减它的前景。
    我这里的目的不是要探讨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问题的错综复杂的情况,也不是调查实现这个目的的可能办法,而是研究苏联驻欧洲的常规军事力量的某些方面,因为这支军事力量仍然引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疑虑、不信任、甚至担心,而这支力量正是维也纳会议必然要集中讨论的问题。我将集中讨论地面部队,特别是部署在中欧(中部战线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中心地区)的地面部队的规模、部署和结构问题,以及大陆上的主要军事对抗的地点。
    也许,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苏联之间的最重要的不平衡在于它们各自对欧洲未来冲突持续时间的长短问题的不同估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从理论上和结构上都强调持久战。同这种看法适成鲜明对照,华沙条约军事力量(实际上是苏联军事力量)摆的架势是要进行一场也许不超过六周的短期的激烈冲突。
    表明这种谋求速胜的态势的一个重要之点是,在师的一级保持的战斗部队对支援部队的比率很高,估计在三比一到四比一之间。
    华沙条约部队各师中坦克占很高的比重,这也清楚表明华沙条约强调战斗力量而忽视支援力量。
    证明采取进攻性短时间战争的态势的另外证据中,还包括华沙条约部队能够迅速调动和部署中线一带额外的军事部队,以及它依靠一种部队接替制度。
    苏联能够在不削弱它在中苏边界沿线部署的部队的情况下在三十天内把现在东欧的可以立即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行战斗的苏联师、坦克和人员的数目增加一倍,并在一百二十天内几乎可以把它们增加两倍。
    对苏联在欧洲的军事力量的某些方面进行这种扼要的分析以后,可以作出一些结论。第一、苏联在欧洲的固定的和机动的武装力量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为保卫俄国在欧洲的安全利益所需要的规模。现有的兵力是以保护东欧、对付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有余,因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目前的部署下对华沙条约并不构成进攻性威胁。
    第二、这些部队的结构表明,它们的目的在于进行进攻性战役,虽然莫斯科佯称不是这样。这并不意味着,一场战争已经近在眼前,或者甚至冲突的前景为期不远了,——特别是在美苏之间的缓和刚刚在发展的时期尤其不能这样说。然而这却意味着,公开宣布的苏联在东欧驻军的理论基础同它的实际兵力部署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令人不安的悬殊情况。
    最后,关于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凡是不规定苏联地面部队进行大得多的减少的协议,都不可能使西方感到满意,因为任何接近于一对一的减少做法都将削弱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保证西欧前沿防御取得成功方面所拥有的已经有限的能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