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美报记者自莫斯科报道:《莫斯科拉拢欧洲以对付尼克松和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2-27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二月二十四日刊登该报记者格鲁利奥自莫斯科发回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克里姆林宫转向欧洲,莫斯科拉拢欧洲以对付尼克松和周》,全文如下:
    克里姆林宫能采取什么外交步骤来对付中美的重归于好?
    这里的观察家倾向于不大相信关于苏联可能同日本找到共同基础的说法。苏联正在同日本发展经济联系,但是日本渴望苏联归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占领的岛屿,这仍然是苏日密切政治关系的一个障碍,正象目前台湾是中美密切关系的障碍那样。最近,中国公开表示支持日本对苏联提出的归还领土的要求。
    同西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联系从长远看来可能是更重要的,苏联现在在外交上作出努力以便建立这种联系。西德已赶上日本,成为苏联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贸易伙伴。
    虽然尼克松总统一九七二年到莫斯科进行“最高级”会谈一事在莫斯科外交上仍然是一个里程碑,可是苏联报刊差不多也常常提到其他两次“最高级”会谈,即同西德的勃兰特和同法国的蓬皮杜总统的会谈。现在,西欧在苏联外交中看来似乎占很重要的地位。
    苏联拉拢西欧国家的重要意义在于中国对世界力量对比关系的看法。一些分析家认为,北京对日本并不深为忧虑,一部分原因是日本提出的归还领土的要求把日本同苏联分开了,另一部分原因是中国的贸易对日本有很大的诱惑力。
    虽然华盛顿是重要的,但是这两个共产党国家的首都都不能十分热情地对待美国。对莫斯科来说,美国是“帝国主义阵营中”最强大的头子;对北京来说,美国是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但是,从北京的分析来看,西欧是抵抗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压力的一支潜在的力量。
    中国报纸欢呼走向建立西欧集团的团结的步骤,而苏联外交官员却一直加班加点地工作,想要克服在欧洲出现的东西方之间分裂的状况。苏联报纸早就指责中国对西欧感兴趣,而北京报纸则猛烈攻击苏联讨好西欧国家。由此可见,欧洲外交行动可能反映出中苏外交斗争。
    但是回过头来谈一谈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关系。莫斯科报纸对于美国和中国之间互相接近的最新步骤——在亨利·基辛格本周访问北京之后双方达成了设立联络处的协议——没有表现出忧虑。莫斯科报纸不加评论地报道了这项协议。
    但是,苏联的一位研究美国对外政策的权威表示,苏联对于中美新的关系是提防的。
    他是在一次公共论坛上就美国事务发表讲演时这样说的。由苏联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专家组成的一个五人小组在这个论坛上向挤得满满的听众发表了讲演。听众用纸条提出的几十个问题之一是关于基辛格对北京的访问的。
    一位小组成员的回答表明,北京和华盛顿之间达成的新协议对克里姆林宫来说并不感到意外。他说,多年来,苏联要求美国同中国的关系“正常化”。他说,这一立场没有什么改变。
    他还说,然而,苏联提防出现任何这样的可能性:中美交往可能发展成为会损害苏联利益的同盟。
    他说,一些美国政治家把美中重归于好看作是对苏联施加压力的手段。还有一些人则否认这就是目的。
    他最后说,如果中美的新关系是针对着苏联的,那么它象过去反对苏联的一些同盟一样,将以“失败”而告终。
    换句话说,苏联的态度似乎是警戒的态度。
    苏联报纸简短地报道基辛格就他在北京的会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该篇报道特地引用他对关于美国在台湾的军队问题的回答。基辛格说,北京和华盛顿对于美国撤军问题意见不一致。苏联评论员以前指出过,这一问题是妨碍华盛顿与北京之间建立较密切的关系的障碍。
    基辛格说,美国不打算把它的军队撤出台湾。这一番话可能再一次使苏联读者放心:美中关系未必会发生进一步的根本性的改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