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华尔街日报》文章:《回顾和展望:越南战争的印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01-27

    【本刊讯】美《华尔街日报》一月二十四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回顾和展望:越南战争的印记》,摘要如下:
    此刻,越南战争已经给所有经历过这场战争的人们的良心留下了印记。正像那些经历过大萧条时期的人显然不同于那些没有这种经历的人一样,正像那些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不同于他们的儿辈一样,这场漫长的和悲剧性的战争也将在我们余下的有生之年决定我们的习惯和对事物的反应。
    甚至迟至今日,要明确地说出这将是什么样的影响,都为时过早。仍然有如此多的事情是我们所不了解的,而且有许多事情将是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尽管尼克松总统昨晚宣布达成了和平协定,这一协定究竟是什么样子仍然弄不清楚。即使消息极其灵通,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知道越南从现在起几年之后,甚至几个月之后将是什么样子。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如果当初我们不是奉行最近十年来已证明是如此痛苦的方针,而是奉行某种别的方针,印度支那或者世界的其余地区本来会是什么样子。
    啊,这一痛苦,我们了解得太清楚了。大约四万六千名美国人死去了。将近六百名美国现役军人在等待着从共产党的俘虏营回来,大约一千三百多人失踪和下落不明,还有许多人满身伤痕。除了如此之多的美国家庭所承受的这样深重的苦难以外,还必须再加上许多的无形因素。大量的公民在心灵深处存在着恐惧和怀疑。内部的冲突席卷过各个民族。这一切累积起来,在社会结构中形成了紧张和裂痕,要经过许多年才能弥合。
    痛苦是如此之大,岁月是如此之长,以至我们也忘却了许多事情。我们忘记了,当这场战争开始的时候,亚洲和世界是什么情形。尼基塔·赫鲁晓夫这个十分善于把导弹偷偷运进古巴的人,当时正在夸耀“民族解放战争”。大陆中国曾粉碎了西藏的一场叛乱,达赖喇嘛逃亡了。河内曾蔑视一九六二年关于老挝的日内瓦协议。北京电台宣布成立了一个要推翻泰国政府的“爱国阵线”。到一九六五年为止,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不断地要退出联合国,来宣布成立一个“雅加达—金边—河内—北京—平壤轴心”。
    这就是作出有关扩大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的最严峻的决定时的背景,但是今天却很难估计甚或记起这个背景了。随着印度尼西亚一九六五年的政变和反政变,这一背景就开始变化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同一年,美国战斗部队在越南登陆了。现在,雅加达被算作是维持越南和平的班子中的一个倾向于美国的成员。金边被某些人说成是美国的一个傀儡。平壤在跟汉城会谈。北京经过了文化大革命以后,在接待美国的总统。美国的粮仓在向苏联人提供赫鲁晓夫的农业试验所未能生产出来的食物。
    在决策者开始进行在越南进行冒险的时候,世界根本不是像他们所担心的那样发展的。他们当时所担心的不是越南本身,而是一整套就要倒下去的多米诺骨牌。他们担心,如果解放战争获得成功,那就会是给冒险家打气,而使那些争取不仅在整个亚洲而且也在全世界实现稳定的人感到气馁。他们担心,整个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将给美国本身带来更大的不安,甚至是危险。如果当初他们就知道会产生什么结果,那么这一切就都不会发生了。
    确实,有人会说,世界的演变并未应验决策者的担心,而是满足了他们的希望。他们的理由是,如果把多米诺骨牌支撑住,就可以在这根链条的其它地方赢得时间。
    如果采取某种其它方针,那原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正如我们所说,这是一个不可知的事情。现在还无法证明,决策者当时采取的行动,对于满足他们的希望和消除他们的担心来说,是不是必要的。不难证明为这些决定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不难看出所犯下的那些使这些代价大大增加的错误,但是这可以留待以后再谈。可以说越南的经验是一个惨痛的经验。
    这个经验最后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仍然有待根据局势的发展和人们对局势发展的看法来作出判断。我们认为,如果人们不是孤立地来看这场悲剧性战争,而是把它看作一个更大的和较为乐观的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它只是这个过程的一个不协调的起妨碍作用的部分,那么这种影响所引起的创伤就会少一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