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外电评述我国对阮氏萍的盛大欢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12-30

    【路透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七日电】(记者:乔纳森·夏普)当越共首席谈判代表阮氏萍女士今天抵达北京时受到五万多人热情洋溢和生动活泼的欢迎。
    官方《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社论保证中国全力援助越南人民,如果美国坚持把这场战争继续下去的话。
    阮氏萍女士从莫斯科抵达时在北京机场受到了中国外长姬鹏飞和几千名欢呼人群、包括一队穿蓝制服的女民兵的欢迎。
    但是,主要的欢迎场面是在他驱车前往中国首都的市中心——在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上聚集了五万人——时出现的。
    欢迎群众主要是一些衣着漂亮的青年人,他们在表演一些精心创作的舞蹈,有些舞蹈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的内容。观察家们说,对于阮氏萍这样职务(她是越共临时革命政府的外长)的一位来宾给予这样盛大的欢迎是不寻常的,但是还不象北越总理范文同去年到这里访问时受到的欢迎那样盛大。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今天发表了一篇表示欢迎的社论,赞扬阮氏萍女士是光荣使者,并且攻击美国不签署十月份同北越人达成的和平协定草案。
    【本刊讯】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十二月二十七日刊登了该报记者约翰·伍德拉夫从香港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中国支持越共的语调更加强硬了》,摘要如下:
    今天上午,中国发表的支持越共的言论强硬了很多,除了一些最强烈的字眼,在尼克松总统宣布访问北京计划之前使用的那些语言全都重新用上了。中国主要报纸《人民日报》今天发表了一篇欢迎南越越共临时革命政府外交部长、越共参加巴黎和谈首席代表阮氏萍的社论,其中使用了这种新的强硬语气。发表社论一事的本身已经值得注意,因为,对于这次访问,本来很可以把它视为仅仅是从巴黎去越南途中照例的路过而不当一回事,象这样的路过停留,周恩来总理接见一次是需要的,但是不必特别为之发表社论。
    社论充满了说中越两国人民是“同忧戚、共患难的战友”这样的提法。
    社论说:“我们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是在长期的共同斗争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社论引用了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话:“七亿中国人民是越南人民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
    社论说:“中国人民坚决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同越南人民和印度支那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胜利在一起。”
    社论直接指出“美国政府”有罪(这也是中国的新闻传播工具近些日子以来日益增多的提法),这就比通常的“美帝国主义”这种泛泛的、笼统的对恶棍的提法进了一步。
    社论还保持了中国人对和缓的强调:赞扬越共在巴黎采取的立场是“为解决越南问题作了不懈的努力,既坚持了原则,又表现了灵活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