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美报文章:《苏联经济的老毛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12-30

    【本刊讯】美《纽约时报》十二月二十四日刊登一篇文章,标题为《苏联经济的老毛病》,摘要如下:
    克里姆林宫的高级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上周亲自披露了这一坏消息:苏联今年的谷物收成只有一亿六千八百万吨,比目标低了将近三千万吨。但是正当他在莫斯科的苏联和外国共产党首脑集会上发表讲话时,一艘美国货船正在苏联黑海港口敖德萨卸货,运交莫斯科今年在国外购买的价值二十亿美元的谷物中的一部分。从供认农业歉收到依靠美国粮食来弥补不足,这可以说明苏联目前采取的对西方政策的一些原因。
    一九七二年苏联经济不景气的唯一最大的原因就是今年作物的歉收。自从勃列日涅夫接替赫鲁晓夫出任苏联党总书记以来,他特别关心农业问题,因此农业歉收可能被认为是对他的政策的控告。因为把大量宝贵的外汇转用于购买外国小麦、燕麦和大麦,经济的其他领域可能受到影响。
    事实上,上周在苏联议会中提出一九七三年苏联经济计划时,就已经具体说明了这种后果中的一些后果。据透露,明年,工业生产将从原来的目标大大缩减。在这些缩减方面主要是把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计划削减将近百分之五十。这是对政策的改变。
    比较一下美苏经济情况,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对政策作这种改变的背景情况。苏联的人口比美国多大约百分之二十,今年的国民收人为六千亿美元左右。只为美国的大约一半。然而苏联在国防和基本建设投资方面花的钱跟美国差不多。结果苏联供消费的货物和劳务只有美国的大约百分之四十。苏联落后的关键原因是苏联工人的生产率比较低。
    在苏联经济计划的背后,苏联经济生活的现实往往是混乱的,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物品买不到,零件又像稀有金属黄金一样少。同时,苏联对军事需要和空间计划的侧重意味着,普通民用生产技术是非常落后的。
    这是克里姆林宫急于同美国进一步密切经济联系的主要原因。莫斯科指望得到的美国的技术,指望美国在西伯利亚大量投资和提供其他形式的美国经济援助来帮助生产更多的东西以满足苏联经济的需要。
    今年五月,克里姆林宫决定在莫斯科接待尼克松,闭目不视美国对北越港口的布雷和对北越的加紧轰炸。上周,当美国恢复轰炸河内时,勃列日涅夫发出了一个警告:苏美关系的前途取决于越南战争的结束。但是勃列日涅夫的经济陷于困难,他自己的政治前途可能受到威胁。许多观察家预言,他将继续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