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西德报纸社论:《当克里姆林宫在庆祝的时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12-29

    【本刊讯】西德《法兰克福汇报》十二月十三日发表一篇社论,题目是《当克里姆林宫在庆祝的时候》,摘要如下:
    鉴于他们正好在这几个月必须克服的许多严重困难,他们对于这次庆祝活动的情绪会是什么样呢?谁提出这一问题,他就必须小心,不要由于短暂的日常事情而看不到本世纪现实中的决定性的一幕。勃列日涅夫与柯西金,波德戈尔内和苏斯洛夫已经有骄傲和欢乐的理由。他们的国家在两个世界大国中年复一年地越来越脱离次等地位。它合并了自己的领土,并在欧洲为此修筑了一条宽宽的防御地区。在世界上没有一国军队像苏联军队那样大大增加大批人员、训练和技术力量。
    所有这些不是表面现象,而是现实。当然这只是第一层的现实,在这后面,每个人都能看到虚弱的地方。制度所造成的,因而是经常性的苏联经济困难暴露在全世界面前。缺少谷物归咎于每个国家都有可能发生的歉收。但是,在那些据苏联领导自己的判断可以达到正常收成的年份里,苏联农业还是远远落在那些在西欧或美国看来是理所当然的成绩以下。这样,看来农民就要对苏联把几十年来榨取他们的资本用来建设工业这一件事进行报复。
    但是工业方面,却远远地在相应的西方国家的后面蹒跚而行,至今,它一直阻碍着苏联越出象征性的范围来参与世界贸易,它也不能向苏联公民提供必需的消费品。其数量不充足,质量更差劲。苏联统治制度的水泥盖开始冻裂,这引起勃列日涅夫更大的不安。这些裂痕不是由外部造成的,而恰恰是苏联内部状况的真实产物,即使这个国家同西方完全断绝联系(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也不能中止破裂。提抗议的莫斯科的知识分子继承了沙皇时代的传统。他们同他们的先辈一样,都有一种几乎是无法理解的自我牺牲的勇气。这特别使苏联领导人感到难办。
    但更多的是来自另方面的危险威胁着他们,即来自于明显的、日益骚动的民族方面的危险。
    苏联较小的民族,都越来越意识到他们的民族性格并且也认识到,苏联与其说是一个各民族平等的联盟,还不如说是一个以大俄罗斯占优先地位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当然,苏维埃国家也把一些工厂、学校和出版社交给了它的亚洲民族。但恰恰就是这一点激发这些民族去反对最大的民族,即俄罗斯人的政治优越性。很可能,将来有那么一天由于这些伤口而引起苏联的变化——民族的权利给予自由和民主的要求以生命力,并且和这些要求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可能揭开疮疤。
    这种内在的发展可能性在苏联的东欧前哨有它的榜样。除了保加利亚之外,东欧没有一个国家不曾尝试过摆脱苏联的控制。目前在这个“阵营”里是风平浪静的——但能维持多久呢?如果一个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的方案在苏联自己的家里都只能取得表面上的成功的话,那么它在前院里是不会获得生命力的。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的一次大会上承认,他最为担心的是莫斯科与北京的争端,这种争端给这一方案打上了“失败”的印记。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