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美《新闻周刊》文章:《基辛格遇到麻烦了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12-29

    说“基辛格已在白宫失去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越美会谈陷入僵局和再次大规模轰炸北越,他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不幸的结局的预言者”
    【本刊讯】美国《新闻周刊》一九七三年一月一日一期(提前出版)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基辛格遇到麻烦了吗?》,全文如下:
    他成了美国的进行外交活动的魔术师,风驰电掣地离开白宫前往北京、莫斯科和巴黎执行秘密使命。好像他一念咒语,他的最难对付的外国对手就一个一个倒下,不过两个月以前,他还向美国公众提出了关于越南和平近在眼前的诺言,当时看来他的一生的成就似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但是后来基辛格的魔杖有点不灵了。由于他没有能使他的关于实现和平的保证兑现,他的一度闪闪发光的信用蒙上了阴影。更糟的是,由于这种情况,纷纷谣传他使他的上司感到不快。基辛格的一位老朋友在谈到尼克松在白宫的情绪时说:“我想他们在设法搞掉他。”
    这也许言过其实了,但是毫无疑问,在上星期笼罩着华盛顿的越南危机气氛中,反基辛格的谣言制造厂一直在加班加点地工作。有时候人们象克里姆林学家那样企图证明基辛格和尼克松不再有一致的看法。例如他们指出,基辛格在原来发表“和平近在眼前”的谈话时似乎把这种突破大部分归功于自己,只三次提到总统的名字。相反地,两星期以前,当基辛格宣布美国对和平解决办法的条款不满意时,他把注意力集中于尼克松,提到总统的次数不下于十四次。另外一些人根据同样不可靠的迹象,追述了这样一个情况:基辛格最近曾到比斯坎岛住了三天,他的住处同佛罗里达州白宫相距只有几分钟的汽车路程,然而他很少同总统交谈,而且只在电话中交谈。
    支持:基辛格本人曾采取行动平息这种揣测。他断然说:“传闻尼克松和基辛格有分歧的消息是一派胡言。”情况也许是这样。但是有着机灵的政治头脑的华盛顿人指出,总统和他周围的任何高级顾问都没有亲自出来支持基辛格。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唯一的支持来自基辛格自己的亲密的朋友。一位对他很了解的同事说:“亨利同中国人和苏联人进行过谈判。他不可能一下子成了白痴。”的确不能想象总统会指责基辛格把在巴黎实现和平的工作弄糟了,因为尼克松本人一度曾同他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一样对实现和平的前景抱乐观态度。基辛格强调,关于总统持强硬的方针,谈判代表持温和的方针的谈论完全是胡说八道。他耸耸肩膀说:“现在流传一种说法,说我是幼稚的,事实将会回答这种说法。”
    即使越南问题不是一个因素,也完全有理由认为,随着尼克松政府向第二任过渡,基辛格已在白宫失去一定程度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最引人注目的迹象是两个支持基辛格的官员被赶下台,成了尼克松的整顿家务活动的牺牲品,这两个人就是中央情报局局长赫尔姆斯和商务部长彼得森。彼得森去年十月曾代表美国同苏联谈判,商定苏美贸易协定的最后文本。基辛格很信任这两个人,曾倚重他们执行他的许多比较机密的关于对外政策方面的任务。基辛格感到最恼火的是,四个星期以前,当他一心在巴黎进行谈判时,白宫奇怪地传出消息说,赫尔姆斯将下台,因为他同基辛格有分歧。基辛格断然否认这一点。他对《新闻周刊》的采访白宫新闻的记者亨利·哈伯德说:“我认为赫尔姆斯是同我相处过的最优秀的专业情报人员。他是一位朋友,一位盟友,对国家的决策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过失:一度无懈可击的基辛格竟然采取守势,这场不寻常的景象很快受到华盛顿人士的注意。一切迹象表明,敌人的总部设在白宫的某个地方。有人揣测总统的参谋长霍尔德曼和总统的国内事务顾问埃利希曼(他们的绰号都是“德国人”)渐渐变得对基辛格的大权和不合常规的生活作风感到不快。基辛格也有使赫尔姆斯和彼得森陷于困难地位的那些同样的特点。他爱说笑,自行其是,老练而聪明,喜欢记者,并且喜欢漂亮的女人——这几乎不会使他得到尼克松的好感。更糟的是,他在报纸上引起轰动的成就有时使总统本人黯然失色——在霍尔德曼和埃利希曼之类的高级助手看来,这是最糟不过的过失。
    基辛格的最恶名昭著的过错,是在两个月以前对劲头很大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发表的一篇预先录音的谈话时犯下的。他对她说:“美国人赞赏单人匹马走在车队前面的牧人,单人匹马进入一个村庄或城市的牧人。也许连一枝手枪都不带,因为他不是沉湎于厮杀的。他有所举动,只此而已,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有所举动。”这个形象是引人入胜的,虽然在核外交时代有点儿不谐调;但是这样一来,尼克松总统在老的畜栏周围活动的余地就极少了,尽管明显的事实是,如果不是为了博取尼克松的欢心,基辛格最初是决不会上马的。基辛格后来懊悔地说:“我为什么同意(进行这次谈话)呢?我永远也不会知道。”
    目前基辛格似乎能免于尼克松的个人的惩罚,据了解,尼克松带着大叔的眼光看待他的顾问喜欢漂亮的女人的脾气。但是当基辛格的作风在比较严肃的问题上表现出来时,批评他的人——甚至一些朋友——却有点不客气了。了解巴黎和谈内情的一个人说:“亨利太软了。他根据原则行事,他不喜欢违反国际秩序的规则。”
    冲突:前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也同意这种判断。如果罗杰斯为人们预料的那样在第二届尼克松政府任期届满以前离开的话,康纳利将担任国务卿。几乎人人都知道康纳利蔑视外交方面的温和做法,因此基辛格和康纳利争着要总统听自己的话的前景会使官员们感到极为恐怖。目前基辛格似乎不大可能由于康纳利而睡不着觉。虽然基辛格无疑会失去一些吸引力,但是几乎没有观察家相信他会被赶下台。然而他有一次曾带着阴郁的心情说:“越南问题可能成为谁碰着它谁就要完蛋的可悲的问题之一。”在上星期以前,基辛格似乎一直是这个令人不愉快的定律的一个了不起的例外。但是随着巴黎会谈陷入僵局,随着美国再次大规模轰炸北越,基辛格仍然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不幸的结局的预言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