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欧美各国群众示威抗议美机轰炸越北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12-28

在华盛顿【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二月二十五日电】和平示威者昨晚在白宫对面的大街上举行圣诞节夜的烛光通宵示威,从而开始了一系列的节日反战示威的活动。
    据非正式的示威协调机构华盛顿和平中心的托姆·麦卡锡说,在拉斐特公园开始举行示威时有二十人左右,后来增加到一百五十人左右。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十二月二十日电】在一九七○年和一九七一年举行的一些最大的反战示威游行的领导人今天说,重新加强轰炸北越为重新举行街头游行示威打下了基础。
    全国和平行动联盟的一位协调人杰里·戈登,作为在华盛顿以及其他地方组织大规模游行示威的各反战组织的发言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美国反战运动将采取适当的行动回答这一新的升级。”
    戈登没有宣布具体的示威计划,但是他说,不久将确定一个“协调全国行动”的日子,这个日子将在一月份“总统就职日或者在就职日之前”。
    戈登说:“现在,尼克松先生执行野蛮的、不人道的轰炸政策的结果,为重新在全国各大城市举行大规模的街头反战示威游行打下了基础。”在纽约【法新社纽约十二月二十五日电】几百名越南战争的退伍军人和其它的和平主义者昨晚在这里的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举行反对印度支那战争的示威游行,当时纽约市人正到那里去作午夜弥撒。
    一名退伍军人由于警察不让他散发传单而被警察打伤。据信,当他出院后将受到拒捕的指控。在加拿大【美联社不列颠哥伦比亚西温哥华十二月二十六日电】大约二十名抗议越南战争的示威者试图在圣诞节在特鲁多总理的岳父(詹姆斯·辛克莱)家里会见特鲁多。
    但是没有人在家。
    这些示威者冒着倾盆大雨来到辛克莱的门口台阶上,他们曾希望交给特鲁多一封信,要求他亲自敦促尼克松总统停止对北越的轰炸。在伦敦【路透社伦敦十二月二十五日电】大约二百人今天在美国大使馆外举行静坐示威,抗议美国轰炸北越。
    这次示威是由英工党前内阁部长朱迪思·哈特夫人组织的,其中包括政治家、学术界人士和牧师。一份签名的抗议书已递交一位大使馆官员,这位宫员是为了圣诞节的示威特地到这座大楼来的。
    哈特夫人说:“我认为,我们表示了英国大多数人民的忿怒和痛苦的心情。”在巴黎【路透社巴黎十二月二十五日电】今天早上,大约二十名法国和美国的反对越南战争的示威青年把在这里的美国教堂举行的传统的午夜弥撒中断了一个短时间。
    示威者“以基督教徒的名义”要求停止在印度支那的轰炸,这些示威者包括一些神父和牧师。
    他们被赶了出去,但是没有人被捕。
    【法新社巴黎十二月二十日电】昨天,美国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的消息成了各国报纸的重要新闻,恐怖和义愤席卷全世界。
    各式各样的政党、报纸、工会、组织、有时甚至是政府,都一致谴责美国采取的这种战争主动行动,认为美国对和平谈判破裂作出如此激烈的反应是毫无道理的。
    在法国,大约五十二个人权组织联合起来号召在巴黎举行一次抗议游行,游行路线是从共和国广场到巴士底广场。
    这些法国团体在一项联合公报中谴责“美国破坏谈判并且更加激烈地恢复对北越的轰炸袭击”。在西柏林【合众国际社柏林十二月二十五日电】数百名示威群众今天高呼“尼克松是凶手!”的口号,顺着西柏林的库菲斯滕丹大街游行,反对美国在越南的政策。
    一位警方发言人说,有五个人由于拿着石块而被捕。
    在这次示威行动发生之前,一个美国士兵俱乐部在圣诞节前夕被炸,路德教堂的一次午夜礼拜活动遭到反战示威群众的破坏。美军一位发言人说,无人在炸弹事件中受伤,因为俱乐部是关闭的。
    今天,这些示威群众(大部分是青年人)高呼着“美国人滚回去!”、“美国一党卫军”的口号。这是把美国人比作纳粹突击队和精锐警卫部队。
    西柏林一位警方发言人说,大约有二百人参加了这次示威。他说,他们顺着这条大街游行,朝德皇威廉纪念堂外面的一处圣诞节集市走去。
    他说,在圣诞节前夕,一批青年人在这座教堂里面高呼反对美国人的口号,破坏了午夜礼拜活动。在瑞典【德通社斯德哥尔摩十二月二十一日电】昨天晚上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声援越南示威游行的一次示威中,有一万多人聚集在市中心抗议美国侵略越南。越南民主共和国驻瑞典大使阮友吴和美国女电影演员简·方达参加了他们的示威行列,他们对美国领导人的罪行提出了强烈的抗议。旗子上写着:“尼克松——大规模的屠杀者”和“美国滚出印度支那”。
    【共同社东京十二月二十六日电】题:欧洲出现抗议美国轰炸北越的高潮
    特派记者佐佐木巴黎二十五日电:自从越南和谈中断以来,特别对于在圣诞节当天都悍然轰炸了北越的尼克松政府,平时“对越南问题冷淡”的欧洲各国也都发出了愤怒的吼声。
    在和平谈判的现场巴黎、伦敦、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等地舆论和美国舆论一样曾经认为越南战争已是过去的事情了,但是,正因为这样,对于尼克松政府用B52型轰炸机进攻河内、海防,对医院等单位进行狂轰滥炸,把期待和平实现的局面变成了幻影的横暴的做法,就感到了茫然若失。
    但是,舆论似乎是虽然把尼克松不加掩饰地采取实力地位的政策看作国际政治的现实,却正在朝着向美国施加压力迫它去签署“十月协定”的方向演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