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美新处年终专稿:《尼克松认为北京和莫斯科之行是缔造比较安全的世界的开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12-26

    【美新处华盛顿十二月十五日电】(年终专稿)(国际新闻处驻白宫记者:亚历山大·沙利文)题:尼克松认为北京和莫斯科之行是缔造比较安全的世界的开端
    尼克松总统一九七二年外交成功的标记是北京和莫斯科之行,这两次访问既是他坚持不懈地争取实现全球稳定的努力的高潮,又是实现建立一个保持微妙平衡的五边世界的目标的基础。他认为五边世界是和平的保证。
    总统认为,一九七二年这一年“在谋求和平方面所得的成就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任何一年所得的成就”——但是,认为他的即将到来的第二任期“实际上将取得更大的成就,因为(这两次最高级会议)基本上是迈出了第一步,而今后将迈出更大得多的步子”。
    在一九七二年,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新的关系,华盛顿和莫斯科从对峙变为谈判,进而开始在医药、空间、环境保护和贸易等方面进行合作。
    展望前景,总统将努力缔造一个思想自由交流,人员自由来往的世界,这个世界将是一个稳定而有秩序的地方。他认为,国家之间的竞争还将继续进行,但是,可以用经济代替战争作为争夺利益的手段。
    今后若干月中,美国同苏联的交往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密切,将就进一步限制核武器、在中欧共同均衡减少军事力量、欧洲安全会议以及继续进行各种双边合作等问题同时举行谈判。
    在一九七三年某个时候,尼克松总统将接待苏联领导人到美国来访问。华盛顿还将继续致力于扩大他今年二月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和平之行”时所建立的谅解的桥头堡。
    在考虑一个五边世界的时候,尼克松首先想到的是经济。进行这类五角经济竞赛的各方是苏联、日本、美国、联合起来的西欧、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潜在的)。因此,总统外交的目的在于清除过去争端的残迹,他认为国家之间的分歧并不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是由于一些次要的或具体的问题产生的。
    总统一直试图在处理这些问题的同时展示一个比较平静的世界的图景,让各国人民努力挖掘它的全部潜力。有些人严厉地批评总统这个宏伟的计划是要恢复十九世纪风行的力量均势外交。
    尼克松认为,“唯一代替办法是力量不平衡,而历史表明,没有任何事情象力量不平衡那样会使战争的危险剧增。”
    正是由于现在看到了“平衡的因素”,尼克松认为,世界有了建立一个持久的国际稳定体系的“罕见的机会”。
    争取建立这个体系已经成为尼克松政府成功的标记,成为联系他对北京和莫斯科采取的主动行动的共同纽带,也是他的外交活动的根据。
    尼克松总统谋求、并同莫斯科达成了一些协议
    ——同北京建立了新的关系,本身都是值得追求的具体的目标,与此同时,他还一心要制订他认为应指导大国国际行动的准则。
    他的最重要的前提是:在核时代,要使有限的优势逐步发展为取得“胜利”的传统外交,对于处理国际关系来说已是既不合适,也不许可的了。
    他一贯认为,大国应当愿意互相表现克制精神,要为比较长远的利益舍弃眼前的好处。其目的是由“应付危机”走向开展以一系列具体的双边和多边协定为基础的真正的新外交,而这些协议将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因此,各方在维护这些协议方面都有利害关系。
    展望前景,尼克松“看到有着和平合作的广阔领域”可对莫斯科和北京“进行探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