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日本时事社评田中新内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12-26

    【时事社东京十二月二十四日电】题:五头并立,“举党”管理,采取“大福两翼体制”?
    大选的结果,共产党实现了大跃进。可以预料,在明年七月的参院选举中,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力量对比将翻个个儿。现在,在保守阵营里,产生了一种陷入地壳变动的深渊的危机感。以这种危机感为背景,田中首相所号召的举党体制,可以说是不理睬无力量的中间派、企图以五大强派来管理党的派阀力学的同义语。
    在“政权改变之后”,“举党体制”必然会被当作修饰语来使用。举党体制这面锦制御旗,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过去,在党内,如实反映着七月总裁选举的结果,在实现田中政权上出了力的田中、大平、中曾根和三木四派形成了主流,而遭到失败的福田阵营居于反主流的地位。接受了第一次大选的洗礼、渡过了国会特别会议、摆下了明年参院选举的布局、企图巩固“长期稳定政权”的基础的田中首相,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把党内第二个实力人物福田吸收到体制内来。
    另一方面,福田在“角福战争”中遭到失败,再加上六十七岁的高龄,早已认为通向政权的道路被堵塞了。但是仍然抱着一种坚定的信念,认为“日本需要福田的日子终将到来”。虽说以党内的最大派阀为自豪,但在这次大选中,和其他派之间的差距缩小了。象大杂院一样,凄凄惨惨,作为一个派别的团结也是脆弱的。而且,由于资金和分派职务的关系,正处在不能总是坚持做反主流这样迫切的情况之中。在角福两者的这种想法一致之处,存在着呼吁举党体制的必然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所谓举党体制就是要由过去的四派体制从本质上改变为五派体制。
    池田内阁时代,池田首相说明了国际形势的严重性,从那时以前的池田—佐藤—岸主流体制,形成了河野、大野反主流派加入的举党体制。但是,其结果,一年之后,池田、河野、大野形成了主流,而佐藤势力却走上了反主流的道路。
    “历史会重演”——当福田挤进主流派的时候,感到要遭到关在门外的命运的是中曾根和三木两派。也有人认为保守主流体制将会很快复活。连确信田中政权会禅让给大平的大平派都对福田的待遇有些不安,何况中间各派更具有怀疑其存在理由的深刻的危机感了。椎名、水田两派设立了以合并为前提的召集人会而开始了具体的活动,以及自消自灭的船田、石井两派结亲的活动,还有椎名、船田、石井的所谓的“疏水口三派”的合并等等,可以说,这些都反映了中间派的危机感。
    在这样的党内形势下,田中首相将如何进行党内的管理呢?恐怕当前是要坚持举党体制即五派体制的。但是,不得大平同意,举党体制就无法长远继续下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很可能是走向以盟友大平为一翼,而以最大的竞争对手,又是支撑佐藤政权的伙伴的福田为另一翼的“两翼体制”。合作也好,竞争也好,对福田派是“放心”的。当然,中曾根、三木两人是不会安静的。因为对于以田中以后为目标的实力人物来说,是谁也不想孤立的。田中首相的着眼点就在这里,而这里又藏着操纵各派、管理党内的关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