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哈希文章:《“河内战役”:谁能支持得更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12-26

    【本刊讯】美《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十二月二十三日刊登约瑟夫·哈希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河内战役”:谁能支持得更久?》,摘要如下:
    事实正在证明,使美国退出越南战争这样一件事情比总统和他的顾问们四年前进入白宫时想到的更困难、代价更大。事实正在证明(我们认为是这样)最后的阶段是特别痛苦的。
    美国在它随时可用的武器储存库中有四百五十架B—52轰炸机。它在头四天的新的轰炸中损失了八架——尼克松先生之所以进行这种轰炸,是因为他在巴黎的上一轮谈判中未能实现他希望的条件。这种损失的比率长久维持下去将是无法接受的。可以进行两三个星期,但是不能进行十个星期或十个星期以上。
    哪一方能更长久地经受住这次河内战役呢?
    在地面上是有痛苦和损失的。目标似乎包括政府的办公室和政府的最高级人士。能够用的造成损害的手段都用上了。目前对河内使用的是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英国人、法国人和比利时人使用的恐怖手段。导弹人员的技术有了改进但是轰炸再也不能在北越上空安然飞行了。自从美国早在一九六五年开始大规模卷入以来,下面的萨姆二式导弹的人员已改进了他们的技术。他们的命中率一直是高的。巨型轰炸机及其人员的损失只是尼克松先生为这次恢复使用武力的做法付出的代价的开端。
    除了这个代价以外,在圣诞节以前结束战斗的希望推迟了,而且希望美国战俘回家过圣诞节的他们的家属也感到失望。
    除此以外,其中一些战俘可能成了美国的炸弹下的牺牲品——虽然五角大楼否认这一点。美国在海外的朋友和盟友也不以为然。连美国股票市场的涨风也停下来了。代价是巨大的。
    有何目标?尼克松先生希望以这种代价达到什么目标呢?
    他希望改善西贡的非共产党政府生存下去的前景。
    进行轰炸的理由是,河内企图利用美国希望在圣诞节以前实现和平的愿望。这种政策的危险在于,除非尼克松先生真同河内签署一项正式的和平协议,否则他将永远无法使他的战俘回去。
    有一件事可以作为上述情况的注脚,这就是,曾长期担任美国驻西贡大使的洛奇常常说,他认为决不会正式签订一项和平协定。
    也许这种对河内的人使用美国炸弹的做法从长远说会起作用。也许尼克松先生想用武力在越南实现自己的愿望的态度会对他们产生影响。炸弹对坦克但是空中扔下的炸弹和街上的坦克不是一回事。轰炸机是要飞走的,坦克却留下。我们今后将会知道,对于一个大国的这种行动来说,轰炸是否会同坦克一样有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表明,在这种使用军事力量来逼迫小国的努力中,失败的例子多,成功的例子少。法国曾在越南和阿尔及利亚使用军事力量(武器多半是华盛顿送的),但是失败了。英国曾对埃及使用军事力量,结果也失败了(但是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在外交上施加压力)。俄国人曾尝试对南斯拉夫挥舞武器(用得倒不多),也失败了。
    尼克松先生在采取这个行动以前曾仔细估计他的机会。我们认为他在下令使用轰炸机以前曾在他的一个有格子的大黄纸本上写上利和弊。他一定认为河内会比他付出更大的代价,在他必须把轰炸机召回国以前,河内就要屈服了。牵涉到信用当然。河内战役还牵涉到一种巨大的利害关系,这就是尼克松先生作为一个领导人的信用。凡是进行这种冒险而能成功的人将继续执政。
    安东尼·艾登(现在是阿冯勋爵)的下场则是对失败的人的一种警告,使他们认识他们会有怎样的遭遇。他们会失去作为领导人的信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