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法《巴黎公报》文章:《苏联在欧洲进行活动的原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10-30

    【本刊讯】法国《巴黎公报》周刊十月二十三日刊登了皮埃尔·德维耶马尔斯特写的一篇文章,题为《苏联在欧洲进行活动的原因》,摘要如下:
    几个月来,一方面在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另一方面在莫斯科和欧洲各国首都之间,为细致地组织即将召开的全欧安全和合作会议而进行了谈判,人们都对这些谈判异常保密。
    与此同时,美国将进行总统选举,西德将进行普选。接着,在一九七三年法国本身也将开始进行最后的选举竞赛。可以说从现在直到明年春初,克里姆林宫的全部利益,就是在于不在外交上进行会促使西方的立场强硬化、促使公共舆论对苏联的暗中打算感到担心的任何尝试。无论在外交方面还是宣传方面,整个活动的开展都是为了这个效果的,而这些活动也是从这种效果产生的。这种活动将在明年使欧洲终于能够看到真正的“大陆”缓和的曙光。
    我们冒着再一次被看成是执迷不悟的悲观主义者的危险,我们还是认为,对“缓和”抱有幻想,认为全欧会议上的舌战和裁减外国军队的计划可能产生这种“缓和”,这是无益的和危险的幻想。不密切地考虑到在苏联国内本身发生的事情,就不能有效地研究和理解苏联的外交政策。然而,各家大报纸,无论是美国的“自由派”报纸,还是这里的“温和派”报纸,一方面在这里或那里为苏联某某知识分子的命运偶然落泪;另一方面,几个月以来,由于怕触犯苏联而妨碍“缓和”,却都闭口不向舆论解释苏联对外战术的真正动机,更不去谈论表明这一战术的别有用心的打算了。
    在经济方面,《巴黎公报》在六月九日、九月十五日和二十九日的各期上谈论很多了。最近一些新的细节证明,由于苏联在这方面遭到了失败,勃列日涅夫才要执行一项与以前大不相同的对外政策。一九七二年谷物的歉收将不是二千万吨,而是三千万吨。甚至多年来土豆也第一次歉收。由于这一事实,一九七三年——一九七四年,苏联将继续从西方大批进口粮食。新的后果从苏联报纸(《真理报》、《共青团真理报》、《文学报》、《红星报》、《苏联工业报》)十月二日——十月十二日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来,这就在畜牧业方面出现了多年未遇的危机。由于饲养不起牲畜,所以必须把它们宰掉。
    危机还存在科技部门。根据五年计划(五年晚两年)使用计算机的问题遭到了失败。诚然,美国和欧洲为帮助苏联克服在电子计算机方面的落后八年的状态,向它提供了极现代化的机器。但是,没有熟练的人会使用这些机器。其它机器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开动,而是每天平均只运转五小时。
    现在进而谈谈党务。赫鲁晓夫下台迄今已八年,好像从一九六四年以来没有发生任何真正变化似的。
    苏联政治局的四、五个领导人(当然包括勃列日涅夫),正在默默地、然而是肯定地继续争权夺利,以便维持他们的地位或加强他们的地位。
    例如,自任命勃列日涅夫为总书记的一九六六年代表大会起到一九七一年底止,统计一下我们就可看出,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央委员会各部的领导机构,有百分之六十五换了人。同样,苏联中央委员会有百分之四十七的部长也换了人;在一个加盟共和国(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内,有百分之四十五的党委书记换了人,等等……各加盟共和国换了百分之六十的政府主席。至于军队方面,一半以上的国防部副部长是新人,各军区司令都换了人。
    如果说政权的塞子在苏联还没有蹦掉的话,勃列日涅夫应归功于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在最近还是如此。六月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这两天,一万多名乌克兰示威者在白天占领了街道和第聂伯罗捷尔任纳克的一些地方。工人和大学生们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释放三名青年,其中一人在同一名士兵辩论时,这把个人叫作“俄罗斯占领者”。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特别部队用机关枪和冲锋枪进行了干预。最后,伤亡数百人。九月十九日发生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事件:数干名工人罢工,要求得到较好的生活条件,当天晚上,机关枪驱散了人群,最后,造成跟上述事件同样严重的事件。
    在外交政策(它空前地取决于国内形势)方面,人们怎么能设想即将举行的全欧会议会不是苏联提出要求和扩大宣传的讲坛呢?美国和欧洲向苏联提供克服内部危机的方法,不附加政治条件,而相反地,苏联却在它表面上的缓和愿望上附加了纯政治性的条件。从苏联的军事潜力来看,没有任何东西会使东方国家发生动摇的,它们还是将用最完善的武器取代包含在称为限制战略武器会谈协议里的或过时了的武器。一切专制政权在国内行不通的情况下,就到国外去谋求成功。不管怎样用局部战争来代替世界大战,都不会对前景有丝毫改变。帮助这个政权在经济上加强自己,也就是鼓励这个政权继续推行一种同真正的缓和相抵触的明的或暗的外交政策。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