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日本《读卖新闻》特派记者自北京报道:《以亲近感迎接的中国------同美国有微妙差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9-28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九月二十六日刊登了它的特派记者发自北京的一篇报道,题目是《以亲近感迎接的中国
    ——同美国有微妙差异》,摘要如下:
    中国方面对田中首相一行进入北京的欢迎,可以说几乎同二月二十一日尼克松进入北京时一样。
    不管怎么说,从中国方面看来,对未承认国家首脑的欢迎是不变的。但是,对于尼克松总统以在越南等问题上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美中两国接近为音的访华来说,田中首相则是为建立日中邦交而进行访问的。正因如此,可以大体看出中国方面给予难以形容的照顾的痕迹。
    在北京机场上空,飘扬着各自的国旗;吹奏两国国歌;同周总理检阅人民解放军的陆海空三军;把迎宾馆作为宿舍;在到达的那一天同周总理进行会谈等,这一切日美两首脑都相同。但是,到北京机场迎接的中国方面的有关人员,尼克松总统(到达)的时候除从上海同行的七人之外,是四十三人,而迎接田中首相的中国方面的要人是五十三人。
    在由机场到迎宾馆的车中,周总理对田中首相说,“我五十五年前去过日本”,表现出对近邻日本的亲近感。在下午会见时,一一列举田中首相就任以来关于日中正常化的发言,并予以高度的评价。紧接着,在正式的第一次会谈时,同田中首相进行了“令人吃惊的坦率的会谈”等等,从第一天开始,就明确表示出对邦交正常化的热切心情。
    同尼克松总统访华时那种可谓比较淡然的揭幕相比,令人感到这次有些微妙的不同。
    在北京的西方外国记者说,“尼克松总统到达时,从打开飞机的门到乘上‘红旗’轿车用了十一分钟,这次正好用了十分零五十三秒。军乐队、仪仗队的数目是四百九十人,同那时完全相同。”这些西方记者流露出似乎想讽刺说:(日本)是在步尼克松总统的后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