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日本《产经新闻》评日美首脑会谈的意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9-01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八月二十六日发表了一篇评论,题目是《夏威夷会谈的意义,变质的日美关系——从美国保护伞下离开半步,最后将“分别记载”对中国政策》,摘要如下:
    日本时间九月一日和二日将在夏威夷举行日美首脑会谈。对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来说,夏威夷会谈具有可以说是在北京和周恩来总理举行日中邦交正常化谈判的第一道关口的意义。据说中心议题是中国、安全条约,还有经济、贸易等问题。据政府首脑人士说,会谈以后的联合公告的主要内容将是:(1)强调“田中首相和尼克松总统确认日美两国保持紧密的友好关系对世界繁荣、亚洲和平、日美关系是重要的”;(2)同时分别记载日美两国的对中国政策;(3)日美贸易的不平衡将以三年的年度计划纠正到二十亿美元的基数。措词虽然抽象,但会谈所孕育着的问题更加重要。对处于转变期的日本,可以说这是最初的试金石。
    把国内外对田中内阁进行的工作和施加的压力联系起来,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九七二年秋季的日美、日中两个首脑会谈对于转变期的日本前途有重要的关系。首先是国内。
    “随着美中和解、日中关系正常化的进展,以战后固定下来的东西方冷战结构为前提的日美安全条约显然进入了要重新加以考虑的时期。围绕着所谓台湾条款、远东条款,日本国内基地的存在正在产生巨大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政府应该通过日美首脑会谈,说明我国提出的新安全政策的基本方针,同时和美方协商撤除日本国内的美军基地,至少要以最大的努力争取就归还基地的日程达成协议。”
    这是民社党外交委员长河村胜二十四日递交给官房长官二阶堂的“申请书”的一部分。
    按照外交委员长河村的说法,在为清算战后的冷战外交而谋求日中关系正常化的时候,“政府应该开始研究新的安全政策,应该把夏威夷会谈作为使安全条约发生实质性的质变的第一步。”
    可以说,这是代表认为在日中关系正常化的同时应该使日美安全条约“变成空文”这种国内舆论的倾向之一。
    外国的看法怎样呢?美国副国务卿约翰逊的发言可以被认为是对日本的警告。
    这位副国务卿承认,尼克松撇开日本而决定访问中国实际上就是日中接近的“起因”,却又警告日中关系正常化不可在牺牲美国和西方盟国的基础上进行。
    这种想法是基于尼克松式的“力量平衡”的理论:美中接近以后紧张局势的缓和,也只有在美国和西方盟国都维持军事抑制力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
    另一方面,对北京和东京、华盛顿的动向非常神经过敏的苏联把日、美看成竞争者。
    也可以称之为日美矛盾的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所谓台湾问题。尼克松主义就是陷入越南战争这个泥潭而不能自拔的美国企图摆脱这种困境而首先要求盟国代替它承担责任。也可以说它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采取了接近中国的政策。因此在继续保留以美台条约为基础对台湾所作的军事诺言的情况下,尼克松总统同北京和解了。日本和美国情况不同。通过日中邦交正常化,承认中国的“本家”是北京,为正式建立邦交而进行布局。即使多少留一点时间,但和台湾的外交关系将会消失。总之,关于台湾问题,日中之间的协议显然将超出美中之间的协议的范围。
    台湾对美国的亚洲战略体制来说,是美台条约和日美安全条约的锁链的接头。由于田中访华就使这条锁链锈住了。、
    总之,日本为摆脱一九五一年以来的旧金山体制和以在这个体制下的冷战结构为背景的美国保护伞这个政治框框,将跨出第一步。关于对中国政策,日本和美国已不再采取同一步调了。
    在夏威夷会谈时,关于对中国政策将采取“并列”记载日美双方的想法的形式,也是因为有这样的背景。然而从安全保障和经济方面来说,“日本同美国的关系比同其他任何国家的关系都重要”。日本必须维持以安全保障体制为主轴的日美友好和合作关系。正是因为这样,才有必要在夏威夷共同确认“日美合作和同中国共处并存”(大平外相在日美协会午餐会上的讲话)。
    从这个意义来说,夏威夷会谈将不仅是在有问题的经济和贸易方面,而且在政治关系上也要进行重新调整。今后日美安全体制不可避免地将走上实质性变化的道路。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在日美合作关系上是否能作出什么新的展望呢?这是会谈的中心课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