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日《公明新闻》文章:《日本被迫改变亚洲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8-30

    【本刊讯】日本《公明新闻》八月十八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日本被迫改变亚洲政策》,副题是《排除“盟主”意识,迅速改变经济侵略型的贸易结构,取消日美军事体制》,摘要如下:
    在由于美中接近,亚洲的冷战结构土崩瓦解的现在,“日中复交”后的我国外交作为最大的课题而必须认真对待的是,从根本上重新研究亚洲政策。
    战后,迷恋于多米诺骨牌理论的幻想的美国,把以“遏制中国”为中心的反共政策作为亚洲政策的基调,在亚洲布下反共军事联盟网,建立了美国远东战略体制。在战后亚洲的这种“冷战结构”中,我国历代的保守政权一直以日美安全条约为关键、加强日美军事联盟体制,把美国的反共亚洲政策作为日本外交的根本,起到了美国远东战略的急先锋的作用。其结果,如战后史所表明的那样,助长了亚洲的分裂,无益地加剧了紧张局势。
    但是,由美国所建立起来的亚洲冷战体制,因美中两国的和平共处宣言而即将崩溃。美国的这种亚洲政策方向的转变,也就意味着同美国形成“命运共同体”的我国的亚洲外交的彻底破产。显然,我国外交的亚洲政策,现在不得不从根本上加以改变。不言而喻,最大的课题是恢复日中邦交。但是,实现日中复交决不是最终目标,必须把它作为以我国的自主立场确立摆脱冷战意识的明确的亚洲政策,为了实现新的亚洲的和平与繁荣的第一步。自民党政府虽然终于开始了打开日中关系的工作,但是,实际情况是,它仍然继续敌视北朝鲜的政策,从经济方面加强对韩国的支持,同时,对美国的越南战争政策承担义务,自从尼克松主义问世以来,无批判地追随美国的这样一种现实的遏制战略,即打着“亚洲人的亚洲”的幌子,实际上是要求日本代替执行亚洲政策。
    尽管亚洲紧张局势的缓和正在迅速进展,但是正如形势判断“紧张缓和的局势仍然是不稳定的,不能否定形势发生变化的可能性”(防卫厅第四次防卫计划原案)所表明的那样,政府在仍然没有摆脱冷战结构时代的意识的情况下,决定了具有达到第三次防卫计划两倍的规模的第四次防卫计划草案,一味增强军事力量。看一看最近政府的动向,就可以说,虽然采取了代替美国执行亚洲政策的形式,但是毋宁说是赤裸裸地表现出这样一种企图,即想主动地积极地代替美国,占据亚洲“盟主”的宝座。
    但是,这种亚洲政策不能不说是同亚洲形势的新发展背道而驰的。不仅如此,在“中立”成为今后整个亚洲的主要思潮是不可避免的形势下,如果一味地疯狂扩大军事力量,企图在亚洲划定势力范围,或因袭性地继续反共政策,那么,日本周身就要背上过去美国所扮演的“反面人物”的名声,从而被孤立起来,这是必然的。根据情况,很可能出现这样一种事态,这就是遭到“围攻”,被开除出亚洲。现在,我国外交的亚洲政策最需要的是提出一个关于如何实现亚洲和平的具体展望,以能够得到亚洲国家的同情。为此,就必须从随着美军从亚洲的撤退,我国首先要彻底摆脱日美军事体制和否定军事力量开始做起。具体地来说,就是结束冷战时代的遗物日美安保体制,同时,立即停止以实现军事大国为目标的第四次防卫计划,而且应该要求停止美军从冲绳开往南越的作战行动、立即停止轰炸北越和从南越撤退美军。
    同时,把我国历来采取的经济侵略型、垂直分工固定型和冷战型这种对亚洲的贸易结构和亚洲经济合作体制转变为从和平的、平等互惠和尊重主权的立场出发的自主经济外交。这也是当务之急。
    亚洲早已不是“战前的亚洲”了。在亚洲,针对过去由先进国家资本任意开发资源,燃起了要通过自主限制和自主开发来保护国家利益的“资源民族主义”烈火,并想通过以否定“冷战经济体制”的“经济不同盟”为基调的地区合作,来开辟自己的市场。一个崭新的亚洲即将诞生。在这种“新生”的亚洲中,如果我国强行建立“日元区”,那么,将会遭到“经济侵略”的集中进攻,就会使日本在亚洲进一步孤立。
    似乎可以说,在迎来了新局面的亚洲,除非同亚洲国家保持友好,否则就没有自己的和平的亚洲的日本是否能够制定可以实现自主的、和平的亚洲政策,取决于我国究竟是否能够尊重亚洲国家的民族主权并确立真正平等互利的国家关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