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东京各报评我代表团否决苏印等国提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8-29

    【本刊讯】东京各大报八月二十六日晚刊均在头版显著位置或头条,刊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孟加拉国申请问题时反对苏印等国提案的消息并发表评论。
    《产经新闻》说:关于孟加拉国参加联合国问题,自八月份提出申请以来,在安全理事会、接纳新会员国委员会进行了讨论,但是,赞成、反对双方的对立难解,所以才拿到理事会上进行表决。中国当初就表明反对“孟加拉国”立即加入联合国,苏联、印度明明知道中国会行使否决权,但是仍然强烈主张进行表决。许多外交人士认为,关于这次一系列的讨论,苏联和印度的目的在于想迫使中国第一次使用否决权,以便造成在国际上“孤立”的印象。
    《每日新闻》说:中国自去年秋季参加联合国以来,二十五日在联合国第一次行使否决权。特别是同迫使它使用否决权的“幕后人”
    ——苏联和印度,展开了激烈的谴责战。另一方面,比利时“主席团”、美国等,为暂时回避中国使用否决权,以延期审议而作了努力。但是,由于日本改变了立场,停止了合作,使其尝试以一票之差受到挫折。然而安全理事会的大势,并不因此而认为中国受到孤立。毋宁说,迄今为止中国极其慎重地使用否决权的实际成绩得到评价。这表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过半数国家一直到最后都在暗中努力支援中国。
    一直到八月二十四日,美国、意大利、阿根廷、三个非洲国家,加上重要的中国,确保合计八票的赞成,为获得表决时必要的一票而费尽了苦心。
    日本代表机构直到前一天,也就是二十三日,在非正式的接纳新会员国委员会阶段,都是站到前边主张延期审议的。但是,根据外务省的训令,即“事情既然一旦提到安全理事会全会上了,立即同意无条件参加,不再推延”,二十四日突然改变了态度。如果再改变就更“违反国际信义”所以没有投最后的一票。日本一时掌握了延期工作的主导权,又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在联合国内部对日本的批判正在高潮,日本这种作法难免被谴责为外交上的失策。
    《朝日新闻》说:联合国外交人士认为苏联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其目的是让中国行使否决权,以便使第三世界对中国失去信任,同时也为了进一步巩固孟加拉国国内亲苏派的地位。
    《读卖新闻》刊登日本驻联合国大使中川的谈话,题目是《大国武断的印象淡薄》,全文如下:
    驻联合国大使中川,在安全理事会之后接见记者时说“中国行使否决权是迫不得已才行使的。似乎也能说服第三世界。”
    中川大使说,一、同苏联连续行使否决权不同,中国自参加联合国以来经常为避免行使否决权而作了最大限度的努力。二、中国反对的理由是要求释放俘虏,是从人道出发的,能被充分理解。三、安全理事会的三个非洲国家采取了倾向中国的态度。四、中国行使否决权是在苏联印度逼迫下行使的,这一点谁都清楚。所以,说这次中国行使否决权有损于中国的形象是不妥当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