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外电外报评苏美最高级会谈的结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6-01

法新社说美苏公报是老调重弹令人失望关于印支和中东部分是在玩弄骗局
    【法新社莫斯科五月二十九日电】(记者:让·拉法埃利)美国和苏联今天起草了向公众公布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的莫斯科最高级会谈情况的三千字概要
    ——一项一千字的声明和一项二千字的公报。
    在观察家们看来,这次最高级会谈的基本结果是,两国“签定了”一项防止直接对峙和防止间接挑衅的协定。它们在促使双边关系热火起来和扩大双边关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它们在今天巨大的爆炸性问题越南问题和中东问题上没有达成决定性协议。
    至于中国问题,没有任何一句话透露这两位领导人的讨论情况。
    这并不是一声不吭地忽略过去的唯一敏感的问题。公报没有提到北越攻势、对海防港布雷、对河内周围的空袭、苏联向河内运送武器这个紧迫问题以及重开苏伊士运河问题,总的说来是所有那些会使人不相信双方所保证的将来会有良好关系的问题。
    然而,按照实际情况来看,关于美苏关系根本原则的声明不仅头一次使两国关系具有法律内容,而且使两个签字国承担了义务,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说约束了两个签字国,尽管序言和十二项条款是非常笼统的。
    一种以改善双边关系为基础的国际道德准则从今以后适用于世界的两个“警察”——这顶帽子双方都不愿意、尤其是苏联不愿意戴。
    公报是更加令人失望的。人们需要深入分析细微之处才能发现不仅仅是重申众所周知的或者在最高级会谈期间公布过的立场的内容。
    关于印度支那和中东的部分表现出是在精神上玩弄的骗局。有关裁军和联合国的那几个简短的段落乍一看来似乎是无关紧要的。至于欧洲问题,鉴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批准了莫斯科协定,情况就不是这样了。但是从两国为召开欧洲安全会议和裁减军队开放的“绿灯”方面来看,仍然是态度犹豫不定的,因为有了一些保留(“仔细的准备”)或使用了条件语
    气。汉斯莱说威胁世界和平的那些大问题丝毫没有受美苏任何具体行动的影响
    【合众国际社基辅五月三十日电】(记者:斯图尔特·汉斯莱)尼克松总统和他的高级助手们在离开苏联时宣称,克里姆林宫会议已经在苏美关系中开创了谈判的新纪元,但是很明显,他们在这样说的同时在默祷情况会顺利发展而不致发生意外。
    莫斯科会谈取得了一个肯定的成就——限制战略核武器协定——外加一个对和平共处抱有高度希望和作出保证的声明,这些主要是阐明两个超级大国在联合国宪章中已经同意的原则。
    仍然威胁世界和平的那些大问题——越南冲突和一直在发生动乱的中东——看来仍然跟过去一样,丝毫没有受美国和俄国的任何具体行动的影响。
    双方也不认为这些讨厌的问题会受他们在会谈结束时宣布的关于克制和合作的“基本原则”多大影响。
    总统和他的高级顾问们显然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希望在莫斯科会议中得到尽可能大的进展,另一方面担心他们使人产生过高的希望,这样在重大方面的进展不能实现时就会在国内外人士的眼中丧失威信。
    基辛格承认,要使苏美联合声明中宣布的关于克制的原则生效,需要相当大程度的善意,并且需要很大程度的信任。基辛格表示希望,现在两个核超级大国能够在危机达到爆炸点以前有效地处理危机,但是他承认:“在六个月以后我们会处于一个极度敌对的时期,这也是完全可能的。”他说,如果发生那样的情况,全世界将失掉一个很大的机会。
    两国在越南冲突问题上显然丝毫没有缩小它们的分歧,这个问题象一朵不祥的阴云一直笼罩着它们的全部会谈。
    对于在最高级会谈中所取得的成就作出的最富形象的和很可能最确切的描述,是基辛格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话。当时他说,俄国和美国在它们的原则声明中“制订了一张路线图。我们是否会照这个路线图走?我不知道。在目前,这是一个态度和愿望的问题。”
    总统就莫斯科之行向全国作的报告大概会尽可能地表示乐观,但是这样产生的过高希望将会在以后使他自己遭殃。英《每日电讯报》担心苏美协定可能造成虚假的安全感,使苏能实现其扩张目标
    【本刊讯】英国《每日电讯报》五月三十日发表一篇社论,题为《巨人们的宣布》,摘要如下:
    尼克松—勃列日涅夫最高级会议发表的公报有一种堂皇的气派。在此以前,新的超级大国世界是某种正在出现的、未成形的、不明确的、含糊的东西。现在美国和俄国已经明确承担了为防止摧毁世界而进行两巨头统治的共同责任。它们已经制订了一个初期的超级大国宪章,其措词的说服力甚至比联合国宪章还差,但是它仍然意味着某种划时代的东西。
    这些协定是否将成为一种过程的开始,这种过程不仅将改善西方仅仅得以生存下去和削减武器开支的前景,而且将卫护西方的自由和独立?我们将等着瞧。结果同样可能会是,而且事实上更可能会是,造成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并且提供一个基础使俄国在其中能够以轻易的步骤而不致冒核对抗的风险的情况下,实现它要扩大其共产主义帝国未变的目标。如果美国的盟国不汇合它们的力量和采取一致的行动,华盛顿就将不再愿意为它们承担风险。
    俄美合作的新时代可能增大美国同闹别扭国家的疏远情绪。日本报纸认为“美苏共处体制”在亚洲不象在欧洲那样具有控制力量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五月三十日刊登一篇报道,摘要如下:
    高唱缓和紧张局势和国际合作的美苏基本文件和联合公报,在越南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而且对日本最关心的亚洲的安全问题完全没有接触到。这反映了亚洲的政治结构的复杂性。这清楚地表明,即使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决定亚洲的政治秩序方面,也有极大的局限性。
    美苏首脑会谈除了越南问题外,肯定地还谈了中国以及与日本有直接关系的亚洲形势。
    双方就苏联从今年三月起再次积极提出的亚洲集体安全体制构想问题,究竟谈到怎样的程度,不得而知,但是,没有得到亚洲的另一个主角——中国所同意的亚洲集体安全体制构想,无论从亚洲的任何一方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从而它命定地将被排除掉。
    美苏的和平共处体制,在亚洲,不象在欧洲那样具有决定性的控制力量。
    然而,这次的美苏首脑会谈,还清楚地表明,在亚洲,除了中国以外,还有主角。仅从联合公报来看,应当清楚地看到“河内的主人翁是河内”。
    【本刊讯】日本《产经新闻》五月三十日发表社论,摘要如下:
    这次的美苏会谈,是处在中国、日本、西欧等带头的多角时代,美苏两国为了保持它们的超级大国的地位以及他们在世界政治中的统治地位,最大限度地确认了两国能够协调的方面。
    总之,最大的问题是,美苏共处不等于就是世界的和平。如果美苏两国通过这次会谈,怀恋曾经由美苏控制世界命运的雅尔塔体制,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当代的特点是,在核问题上存在着美苏两个角,在意识形态方面,出现了美中苏三角体制,同时,反对大国控制的中小国家的民族主义正在高涨。
    特别是亚洲,不同于初步实现了东西间力量均衡的欧洲,它还处在激烈的动荡中。美苏从它们的大国主义的眼前利益出发,要随心所欲地加以摆布,是不可能的。越南即是一例。
    光靠美苏是不可能带来和平的。因为世界已经多角化了。依靠势力均衡的大国外交的局限性,就在于此。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