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美报文章:《苏联流言暗示对越将起“不吭声的调解人”作用》/《来自克里姆林宫的新言语令人鼓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5-30

    【本刊讯】华盛顿《明星晚报》五月二十七日刊载一篇文章,题目是《苏联的流言暗示对越南将起“不吭声的调解人”的作用》,摘要如下:
    在尼克松同勃列日涅夫二十四日晚在莫斯科郊外乡村别墅举行了私下会谈之后仅几个小时,地位很高的苏联人士认为,莫斯科现在可能愿意充当河内同华盛顿之间的“不吭声的调停人”。
    但是,他们坚持说,双方不会在这里举行的最高级会议于二十九日结束之后,在公开的文件中写进关于同尼克松达成这种谅解的任何字眼,如果有谅解的话。
    他们否认他们知道继续到深夜的(会谈的)具体细节。然而,他们预见到的是,在尼克松离开这里以后,苏联将派一个新的高级代表团去河内,目的是为了说服北越人继续在巴黎就谋求政治解决战争的方案举行秘密的“认真谈判”。
    此外,莫斯科无法拟出这样的方案,也无法把方案强加于它的河内盟国。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苏联政府最多能做的是,把尼克松说过他愿意在结束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卷入问题上作出让步的这番话“转告”北越。
    所有这一切都极其暖昧不清。甚至连在这里的美国代表团的最高级顾问都不知道尼克松二十四日晚对勃列日涅夫说了些什么。
    这些提供消息的人士承认,尼克松对北越港口的布雷——它具有苏美对峙的危险——突出表明了超级大国之间发生灾难性的战事可能性。
    他们带着只是轻微的难堪表情(至少在公开场合是如此)说,苏联同意必须在尼克松同苏联领导人正在这里谋求的全球性克制的范围内把这场战争隔绝起来。
    为了同这种观点一致,苏联报纸或电视台本星期都没有大事宣传美国对北越轰炸的升级或继续对北越港口布雷。
    苏联领导也说对昨晚在大剧院的芭蕾舞演出时出现的一次意外事件感到真正难堪,当时一名年轻妇女对尼克松一行高喊:“给越南自由”。
    今天弄清楚了,她不是俄国人,而是意大利驻莫斯科的一位左翼记者的妻子。
    【本刊讯】华盛顿《明星晚报》五月二十六日刊登理查德·威尔逊从莫斯科发回的一篇文章,题为《来自克里姆林宫的新言语令人鼓舞》,摘要如下:
    人们判断尼克松在莫斯科的成败,主要在于两点,虽然总统无疑是不喜欢这样来判断的。
    这两点就是:他在限制核武器问题上是不是跟俄国人达成了实际的和可以核查的协议?他是不是促进了越南战争的结束?
    在尼克松为期八天的对苏联的访问的初期,就已经看得出来,这两个问题大概都要到尼克松返回华盛顿以后很久才能得到答案。
    尽管如此,仍然有迹象表明苏联政策的改变,尼克松有理由为此而感到很受鼓舞。
    在尼克松所涉及的至关重要的问题上,从克里姆林宫传出了新的语言。
    主要的迹象是出现在人们很少提到的波德戈尔内的讲话之中。
    他的语言跟以前所听到的格外不一样。直接提到越南的一段话是这样的:“我们主张使目前世界各大洲的紧张局势从根本上转向缓和,主张使各国人民摆脱沉着的军备负担,主张在谈判和考虑到各国人民的愿望和意愿、他们不受外来干涉和压力而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的不可剥夺的权利的基础上,和平地政治解决问题。”
    当然,这是要美国撤出越南的一个信息,然而这难道不也是给河内的一个信息,要它放弃自己的念头,而且在考虑到南越人民的愿望及其不可剥夺的自决权利的情况下,同意达成和平的政治解决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