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中国这个因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5-28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五月二十五日刊登约瑟夫·克拉夫特从莫斯科发回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这个因素》,摘要如下:
    在两大国莫斯科最高级会议上,有一个看不见的第三方在座,它好像中世纪的棋局中的超自然力量一样,影响着每一个行动。
    这一点可以说明,在尼克松总统最近对北越采取了那些军事行动之后,这次最高级会议为什么在种种不利因素下仍能举行。就从这一点上可以知道,俄国人究竟想从这里的这些会谈中得到什么。还可以从中看出,归根到底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大概无法把尼克松总统最需要的东西——在越南帮忙——给他。
    这个第三方当然就是共产党中国。莫斯科会议之能够开成是中国人造成的,因为苏联领导满腹狐疑——许多人就是因为怀着这种可怕的猜疑而单身走去找鬼魂的。
    这种猜疑主要是对中国的。莫斯科认为几乎没有什么事情是北京干不出来的。俄国人认为,对他们在共产党世界的统治权、对他们作为亚洲国家的地位、对于他们的经济力量和领土完整,中国人都是一个威胁。
    俄国人对尼克松总统也差不多同样猜疑。勃列日涅夫在最近一次党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用轻侮的语气提到美国的政策的“曲折”性。这篇报告中确定了导致目前的最高级会议的政策方针,现在正在这里重新传阅。我向一位俄国记者问到这个词的意思时,他说:“这是指你们方面的主要特点而言的。我们对他的怀疑由来已久。我们认为他是个善于使手段的人。”
    由于这种双重的猜疑心理,俄国人把中美达成损害他们的利益的交易的可能性看得极其认真。亨利·基辛格最近有次谈话中说得非常清楚,俄国人是直到去年八月份才开始快步走向最高级会议的——也就是在总统要访问中国的事情宣布以后。
    莫斯科似乎完全确信,尼克松先生和中国领导人达成了一些秘密协议。他们认为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策划一种两大国战略,将使他们在三角政治的世界里陷于孤立。由于莫斯科有这些深刻的疑虑,所以当尼克松总统以对港口布雷和轰炸铁路来回答北越的攻势时有一股很大的力量使莫斯科不敢利用最高级会议来反击尼克松总统。
    他们研究了取消或者推迟最高级会议的可能性。但是他们拒绝了这种可能性,因为他们认为取消最高级会议会使中美有机会进行合作——或许要合作若干年。
    防止这样的合作现在已成了莫斯科举行最高级会议的首要目的。在就军备控制、空间探索、贸易、污染和欧洲安全等问题提出的各种协定中贯穿着一条线。
    这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都是只有先进国家之间才能签订的协定。事实上,这些协定都是说,在三角世界中,实际上只有两点——莫斯科和华盛顿。
    但是,当谈到越南问题时,中国的影响就不利于和谐了。在莫斯科这里的中国官员已经对苏联的谈论表示蔑视,苏联的谈论是要用一项联合的陆上供应的努力来对付尼克松总统对北越施加的半封锁局面。
    中国人声称,他们的铁路系统由于运输给河内的补给品和粮食,已经负担过重。他们说,再要增加运输量就十分困难。他们暗示,如果俄国人真的关心的话,苏联船队可以打破这种半封锁局面。
    这类谈论是一种预兆,说明俄国人在设法促成一项解决越南问题的办法时得忍受什么。
    因此,尽管总统的外交手腕是极其机智的,尽管他确实十分娴熟地利用了苏联对中国的担心情绪,但是尼克松先生还是不可能在莫斯科最高级会议上走向解决越南问题。这大概给这里不论发生的其他什么事情都投下了阴影,因为,越南问题正越来越成为对莫斯科最高级会议的考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